数学课堂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

2021-07-16 06:49邹自田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技数学

邹自田

[摘  要: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科技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创新精神也是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树立科学意识必不可少。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技;数学]

科技的發展需要科学,而科学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不断挖掘总结,而这些思维能力是从小锻炼培养的。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学生所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在如今的科技浪潮中,培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化人才是每一位老师的职责。在数学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意渗透这一点。

一、鼓励学生寻找新思路

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除了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把书上的数学原理讲清楚外,还要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数学思维主要是以发散思维为主,形成系统严密的思路则需要长时间的锻炼。

在一次数学课堂上,给出的题目是已知4个月电费为300元,求全年电费为多少的问题。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先求出一个月电费的价格,再用其乘以全年12个月,求得电费为300÷4=75(元),75×12=900(元),而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他把4个月电费300元看成一等份,然后用全年12个月则可以分成12÷4=3这样的三等份,再用300×3=900(元)求得全年电费为900元。

这位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转换思路快速求出了答案,正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富有创造性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寻找新思路新方法,这也是一种科学素养的体现。

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新视角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禁锢于数字之间的计算,在实际的运用中,也需要结合情况进行适当的思维转化,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运用“普遍联系发展”的思维处理数学题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在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习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为s=ah÷2,而也有学生能结合之前的知识,将三角形的顶点对齐到对边上,并且从折叠处延顶点朝向折叠边作高,将上面折叠部分形成的小三角形一分为二,拼接在下半部分梯形的两侧,由于底边依旧是a,而高变成了原来的一半,所以得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新拼接成的长方形面积,得出s=ah÷2。

学生通过求异和好奇的心理,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做了新的解读。创新思维也就是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产生的。

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学生眼里对科学本身没有太多概念,更多的时候局限于课堂,而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这对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日常上课常用的参与奖励法,树立榜样法等,我在讲到一个重要的数学公式或原理时,有时也会跟学生讲讲这个公式或原理的发现者,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很多数学家的生平,如数学王子高斯,编写《数书九章》的秦九韶,为圆周率计算做出卓越贡献的祖冲之,以及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等等。

学生每每了解这些数学家的生平以及为科学奋斗的故事,就不禁十分崇敬,并且内心中涌动出向这些先哲们学习的期望。

除此以外,我在课堂上也经常让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亲自动手去感知,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学生对此也十分有参与的兴趣,并且通过自身的钻研了解到了新的数学知识,有时还有一些新的奇思妙想涌现。

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是科学的启蒙,也是激发学生了解科学的一块敲门砖。数学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与推理,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需要运用到这样一门科学。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养成科学思维模式,在解题思路上有创新想法。让学生延展智慧的触角去想象、探索、延伸,独立思考,大胆探究,为科技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聂霞.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1).

[2]娄秋丽.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关爱明天,2014(10).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思源集团黄龙分校  湖北  十堰  442315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科技数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科技在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