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困生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2021-07-16 08:14胡琴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

[摘  要: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多样,包括缺乏良好的家庭和社会英语学习环境,以及学生自身英语学习动机不足和缺乏良好学习习惯与策略。通过探索有效的英语教学管理策略,如合理安排座位形成“学习共同体”,制定因地制宜的积分制度,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外部动机和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后进生;教学管理策略]

一、背景介绍

张家界第二中学为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一所农村中学,2020年一份针对该校初二学生进行的英语需求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无法及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校绝大部分学生为英语学困生。

自2019年下半学年,学校开始在初二年级进行英语科目分层教学实验。在试验了一个学期的“走班制”后发现教学秩序出现混乱,后从整个年级抽出年级前五十名学生组成A班,剩下的学生平均分配到三个B班,实行校内分层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有利于为A班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对于B班的学生来说却是弊大于利。首先,B班均为无法通过英语考试的学生,而没有英语学习榜样,这样不利于班级良好英语学习氛围的形成。其次,B班学生英语基础过于薄弱很难跟上教材内容,且教学管理难度更大。笔者所执教77班和79班平均分为25分左右,英語课堂的开展有一定困难。

二、英语学困生成因

学生成为英语学困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根据问卷调查和观察访谈发现,张家界第二中学初二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英语学习环境缺乏

对张家界第二中学这所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陌生晦涩且实用性不大的语言,因而学校英语课堂几乎就是他们绝大多数学生接触并学习英语的唯一机会。2020年针对该校初二学生进行的英语需求调查显示,约70%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的英语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另外,该校大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无暇顾及其英语学习。由此可见,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极不利于学生发展和提升英语能力。

(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该校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相比全区其他学校处于落后状态,也不乏有其自身原因。首先,学生接触英语的起始时间较晚。问卷调查显示,该校90%以上的初二学生小学三年级以后才开始接触英语,包括从四、五、六年级中途开始接触英语的,而其中40.6%的学生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其次,通过日常教学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经常发呆或走神、上课很少思考或动笔做笔记。最后,初二年级三个B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并不在乎,甚至有学生为自己考了二十几分感到欣喜。

三、农村中学英语后进生课堂参与度提高策略

(一)英语分层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而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倾向等特征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水平相近的群组,教师根据不同群组的现有水平进行科学地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教学策略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在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英语学习能力分层

经过一年多的英语教学观察和了解,根据该校初二年级77班和79班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能力,两个B班的学生仍可经过班内分层后简要划分为A——D四种层次:

A层: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定兴趣和信心,通过努力奋斗可以考试及格;

B层: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并能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取得进步,但考试及格有一定难度;

C层: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且较贪玩,对英语考试分数不在乎,但能在学习认真同学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课堂;

D层:学生基础异常薄弱,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和动机,从不参与英语课堂且会扰乱课堂。

需要指出的是,D层的学生应当是少数的,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应当划分在A,B,C三个层次,否则英语课堂将很难进行。

1.英语学习目标分层

由于B班学生有着不同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则其学习内容与目标也应有所区别。

A层学习目标与内容:能够正确朗读并默写每单元的单词、2d对话、Grammar Focus句型,并能默写部分作文模板,听懂英语课堂绝大部分内容,养成预习、做笔记等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关键学习策略,逐渐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B层学习目标与内容:能够正确朗读并默写每单元的单词,听懂英语课堂大部分内容,积极参与英语课堂,养成预习、做笔记等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部分关键学习策略。

C层学习目标与内容:能够在学习认真学生的带领下积极快乐参与英语课堂学习,并能听懂部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养成预习、做笔记等良好学习习惯,学有所获的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

D层学习目标与内容:能够积极参与单词英语课堂,并且在英语课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抄写单词或者看课外书。

除此之外,B班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在课后辅导和学习评价等方面也应有所区别。值得指出的是,英语分层教学并不是破坏所谓的教育公平性,因为“所有的孩子在性格、能力和背景方面都不一样。注重公平地对待孩子仍然包括老师能够看到孩子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三)小组积分制

小组积分制意在使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学习,以学生带动学生,并在小组奖励下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更加积极并不断进步。

1.小组座位排列

小组积分制的首要是安排合适的小组座位排列。研究表明,传统秧田式的座位排列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等能力,而模块化的座位排列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功能群体”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基于张家界二中初二年级77班和79班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层情况,采取“班内分层,组间不分层”的原则,采用三三模块化座位排列方式。

座位排列应让不同层次学生混合搭配组成小组,中间的学生相对左右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能力更强,因此可担任小组长,并在学习中帮扶左右两边的C层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但由于B班A层学生较少,每个班顶多只能挑出一两个,所以第一种座位排列是最理想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座位排列更加常见。而第四种排列实属无奈之举,但也并不是放任不管。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了解与帮助,这部分学生长期疏于学习并缺失家庭教育,没有英语学习的意愿,且到了初二阶段也已不太能跟上词汇课以外的任何一种英语课型。因此必须对其降低要求,只硬性规定这部分学生参与词汇课,其他时间的英语课堂则可以为其布置一些单词抄写或看课外书,在学有所获的同时为班级其他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英语课堂氛围。

2.英语课堂积分制

积分制包括加分规则和扣分规则,加分规则通常与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背诵默写、预习等良好学习表现相关,而扣分规则则与上课迟到、课堂学习状态查、作业态度不认真或未完成等不良学习行为相关。每小组的分数情况都会清楚展示在黑板的右侧,一堂课结束后分数最高的三个小组为获胜组,次日重新计分。

使积分制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是对获胜小组进行的奖励。2020年11月针对该校初二年级学生进行的初中生英语学习需求问卷调查显示,约66.7%左右的学生课后英语学习所花时间为30分钟左右,且多用于完成英语作业,这表明英语作业并没有很多。而学生提出的英语学习改进建议中,占比最高的是“减少英语作业,作业布置少而精”和“运用英语电影、视频和歌曲进行英语学习”,各占比例19.3%。这表明,给获胜组的学生减少英语作业是对于二中B班学生的有效奖励。但不可毫无原则地该学生减少作业,而应当酌情减少一些抄写或重复性的作业,或者学生已经完全掌握而无需通过练习进行巩固的作业。这样的积分制奖励增加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大部分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英语课堂,且其预习、做笔记等良好习惯也在积分制的强化下逐渐养成。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且基础薄弱,B班学生相对A班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积极性稍显不足。但一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上英语课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激励表扬为主

利用积分制强化B班学生在作业、课堂表现和默写方面的良好学习行为或进步,能有效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受到来自老師的表扬,自然对英语学习更加积极。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口语很差,根本无法开口读英语,但其作业字迹很美观,可借助多媒体展台向全班展示其作业,这样既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也为班级树立了榜样。又如D层水平学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可在全班进行表扬,使其也能在英语学习方面获得成就感。

2.运用教学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育者在随时、偶然的情境中,对突发情况瞬间做出正确的、恰当的处理,并起到培养人的作用。教学机智多通过教师的课堂言语来调和,一旦运用教育机智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就能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案例1语文课变成英语课

周一,77班第一节课是语文,但语文老师因家中急事请假了,年级组长兼77班班主任老师把代课的任务交给了我。预备铃一响,我刚踏进教室,结果全班学生们就面带不满地问道:“不是语文课吗?怎么上英语课?”解释了一通后学生还是不太满意。见气氛不对,我于是开玩笑说:“同学们呀!你们是不知道,你们班主任是年级组长,是领导,他发布命令叫我代课,我岂敢违抗?所以我也是‘被迫营业,心情一点都不好。这样,听说你们班同学很爱唱歌,你们也给老师唱几首歌听听,安慰一下老师,怎么样?”下面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即清唱了《二中校歌》和《团结就是力量》两首歌曲,班级氛围一下子热闹起来,且学生在随后的英语课堂上也表现的更加积极。

教学机智还体现为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即“抓住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或难得的教育契机,化不利为有利,对其加以利用,使其成为教育学生的内容和良好的契机”。比如,某位学生认为从事翻译的人才需要学习英语,这种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其学习态度消极。教师了解到他对计算机感兴趣后,随即写下计算机键盘上的“enter”,学生立马眼前一亮。教师又因势利导,告诉他计算机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很多程序都是用英文来命名的,因此想要学好计算机就少不了英语学习,学生改变了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

四、结语

通过建立良好的外部管理制度如能力分层、座位排列和小组积分制,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外部动机,减少学生因基础薄弱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反感,从而使教师的英语教学更加顺利,并帮助不同层次英语能力的学生各有所获。

通过一年多来对英语教学管理策略的探索,两个B班已涌现一两个及格学生,且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活跃度有了较大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样的英语教学管理策略对于张家界二中初二B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2]张雪梅.分层教学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6:10.

[3]孙德生.学习效果的空间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8.11:6,25-26.

[4]邱淑慧.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3:217.

作者简介

胡琴(1998—),女,湖南张家界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院系:西语学院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张家界第二中学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人为本,因势利导
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