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流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探索

2021-07-16 11:12张晓辉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中等职业学校

张晓辉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渐提高了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而现阶段的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始终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因此,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项目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课程,基于此,本文浅析了中职物流专业项目课程改革。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项目课程改革]

为了适应市场的新需求,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将物流专业课程纳入课堂教学。但是,因为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不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得物流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了与其职业不相适应的工作,因此聘用公司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如何在保证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督促学生提高操作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1实施中职物流专业项目课程的背景

自成立以来,中等职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物流专业”)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创建特色品牌的内涵发展战略。然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厌倦学习,教师厌倦了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改变,非常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

《国家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通过对物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依据不同岗位对员工的各个方面进行要求,并坚持“四个一体化”的准则,形成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课岗对接,理实交融”的培养模式。“课岗对接,理实交融”的培养模式是根据仓储,运输,国际货运和快递的不同工作组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教学与公司实践相交的模式,通过任务指导进行课堂教学,并通过公司实践来强化工作能力。同时,建立集仓储,运输,配送,国际物流,生产物流,超市运营,物流企业运营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综合培训基地,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物流专业引入了项目课程改革的概念以及方法,以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为契机,在开发课程,设计项目,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练习。

2中职物流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探索

2.1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观念,以顺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灌输学生的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正鼓励学生接受的教育可以得到用人企业的认可。除此之外,在改革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物流专业能力为目标,将“知识为本”转变“能力为本”。与此同时,要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进行全面考虑,优化学生的理论,技能以及素质结构,将创新的教学理念有效地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2.2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设计应将物流专业的定位呈现出来,并确保学生在获取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前提下,能够真正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所以,在课程结构设计中,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根据就业情况,对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进行全面提升。课程设置应系统化,并尊重学科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在结合自身物流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企业研究,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实现工学结合。

2.3丰富教学方式

物流专业课程自身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应用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确保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能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硬件作为支撑。改善教学环境,对教学设施进行更新至关重要。学校可根据物流专业要求,配备一定的物流技能操作培训室以及物流软件培训室。比如,建立一个特殊的手持终端仓库管理系统和设备,并根据仓库和配送中心模型建立模拟的超市货架区域,货架存储区域,电子标签分类区域和POS机收银系统,以便学生可以对一系列有关进,储,出,上架和兑现商品的演示进行更好、更直观的理解。此外,学校还应具有属于自己的物流教学软件,能对一些免费的试用软件、企业提供的校企合作软件等进行收集。学校应对政府资源进行全面运用,租用更先进的物流设备培训室,以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学校应尝试建立一个便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的教学环境。比如,在布置课桌椅时,教室應布置成圆桌形,这样能为学生在教室中进行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2.4加强建设教师队伍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要确保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加强建设师资队伍是其关键,确保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实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成熟的教学经验,才能将社会所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真正的培养出来。所以,可以从教学方法,实践训练等方面对教师培训计划进行制定。建立教师技能评估系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定期评估,并提高教学水平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意识。另外,学校应在各级开展各种技能竞赛,以提高教师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在寒暑假期间主动到公司一线学习,了解及掌握工作流程,提升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对教师,学校应定期开展物流学习和培训工作,组织教学和研究工作,并鼓励教师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在这方面,学校还可以举办专门的教师讲座,并邀请物流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操作指导。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项目课程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创新,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朱锦饰.关于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55-56.

[2]梁智慧.基于职业标准的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2016(23):76-77.

[3]张洪峰.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管理观察,2016(08):85-87.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23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中等职业学校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