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病人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21 07:49简玉香
全科护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酮症韧性监护人

黄 艳,简玉香

1型糖尿病是指因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糖尿病类型[1]。多起病于青少年,其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最为明显,目前病因不明[2-3]。由于罹患该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这会给1型糖尿病病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很难具备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因而极易罹患心理疾病[4]。有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焦虑发生率高达40%[5]。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干预措施并不完善和普及,为此本研究依据临床经验,拟对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诱因进行探究,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病人病情稳定;②既往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史;③知情同意并参与本研究。剔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②中途不愿继续参加调研的病人;③调查问卷与客观实际不符。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拟定,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出现酮症次数、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等。

1.2.2 焦虑自评量表(SAS) 该量表最早由Zung[6]于1971年编制,用以评估病人的焦虑情况。包括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量表的总粗分是量表的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1.25。其中得分结果以50分作为分界值。50~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7]。本研究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

1.2.3 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该量表最早由Yu等[8]于2007年编制。共25个条目,3个维度。采用Likert 4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由于国内尚没有心理韧性的常模,因此以中间值50分作为分界值。本研究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

1.3 调查方法 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100%。病人的各项评估在病人住院期间进行,调查开始前,需征得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过程中,原则上要求病人本人填写特殊情况下可代为填写,对于条目理解不清楚的,可以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调查中应严格避免选择相同病房的病人进行调查,以防止因污染而引起的实验偏倚。调查完成后及时收回被调查问卷并检查问卷的有效性。调查问卷符合要求后由双人查对确认无误后,录入到数据库中。

2 结果

2.1 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水平 在150例1型糖尿病病人当中,SAS标准分为(43.93±8.34)分;有焦虑症状者40例,检出率为26.7%。其中轻度34例,占22.7%;中度5例,占3.3%,重度1例,占0.7%。

2.2 影响1型糖尿病病人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以1型糖尿病病人是否发生焦虑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出现酮症次数、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心理韧性为自变量,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病程、出现酮症次数、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心理韧性在是否发生焦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1型糖尿病病人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例(%)

2.3 1型糖尿病病人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以1型糖尿病病人是否发生焦虑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出现酮症次数、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心理韧性是焦虑发生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表2 影响1型糖尿病病人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1型糖尿病病人焦虑水平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病人焦虑障碍的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国外报告的糖尿病患儿13%的焦虑发生率[9],与杨华等[10]对1型糖尿病患儿焦虑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水平普遍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日常的自我照顾和采取特定行为来适当控制疾病:需要经常血糖监测、胰岛素剂量调整及警惕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危险,加之各种临床并发症,是其焦虑和其他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11-13]。此外,病人由于发病年龄小,看待问题容易偏激、片面,更倾向于选择回避的态度,很容易出现社交障碍,这些都可能是其焦虑的主要诱因[14-15]。此外,也想通过这项研究去识别一些其他根据临床经验推断出的相关因素。

3.2 1型糖尿病病人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病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程可能对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有影响,即病人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焦虑,这与国内的研究结论一致[16-17]。可能是随着病程的增加,对此类病人的学习生活会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长期负性情绪的积压会增加其罹患焦虑的风险。

3.2.2 出现酮症次数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现酮症次数可能对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障碍发生有影响,即病人出现酮症次数越多,越容易出现焦虑障碍。这与杨华的研究结论一致[9]。因此,对于出现酮症次数较多的此类病人应给予更多关注,并采取必要措施来应对其酮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焦虑的病人也应积极地给予心理干预,防止其心理问题严重化、复杂化。

3.2.3 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可能对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障碍发生有影响。即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越低,患儿越容易出现焦虑。有报告称,1型糖尿病患儿的主要监护人更容易表现出焦虑,其患儿的焦虑障碍发生率也会随之升高[9]。而文化程度的高低也会对其焦虑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18]。因此,对于文化程度偏低的家长应给予适当引导,使其保持更乐观的情绪、更平和的心境去和患儿相处,使此类病人受到的负性情绪化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2.4 心理韧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可能对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障碍发生有影响。即病人自身心理韧性水平越差,越容易发生焦虑障碍。有相关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19-20]。因此,应努力提升此类病人的心理韧性水平,可以做一些逆境商训练,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4 小结

1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针对病程较长、出现酮症次数较多、其主要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和心理韧性水平不高的1型糖尿病病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策,从而有效降低此类病人焦虑障碍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酮症韧性监护人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抗体阴性的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