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2021-07-22 08:43李艳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泻心汤胃脘半夏

李艳辉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 内一科,山东 淄博 255300)

0 引言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约占所有慢性胃炎的50%~85%,发病以胃窦部为主,多呈弥漫性,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伴点状出血、糜烂或有黄白色黏液性渗出物[1]。本病以女性多见,31~50岁为高发年龄段,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2]。中医认为,本病属“胃脘痛”“痞满”范畴,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情志不畅等为主要病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热内蕴为主要病机,临床辨证以脾胃湿热证较为多见,治疗当以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为大法[3]。本研究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CSG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治疗的256例脾胃湿热型CS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观察组男41例,女87例;年龄18~68岁,平均(40.3±9.8)岁;病程1~13年,平均(6.5±2.3)年。对照组男44例,女84例;年龄18~70岁,平均(40.6±10.1)岁;病程1~14年,平均(6.8±2.5)年。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CSG,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湿热证,症见胃脘胀痛、灼热感、恶心呕吐、口苦、口臭、食少、便溏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药物过敏等。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880),150 mg/次,2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600 mg/次,2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10 g、藿香10 g、黄芩10 g、黄连6 g、干姜10 g、党参15 g、蒲公英15 g、葛花15 g、丹皮10 g、炙甘草6 g、大枣4颗[4];随症加减:胃胀甚者加木香10 g、佛手10 g;胃痛甚者加川楝子15 g、元胡10 g;灼热感甚者加生地15 g、玄参15 g;口干者加麦冬10 g、天花粉15 g;反酸加乌贼骨15 g、煅瓦楞15 g;腹泻者加炮姜10 g、车前子15 g;便秘者加决明子15 g、生大黄6 g;纳差加焦山楂15 g、神曲10 g[5];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用150 mL。两组均治疗4周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胃脘痛及相关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炎症完全消失,无明显充血水肿及糜烂;好转:胃脘痛及相关症状明显减轻,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炎症范围及程度均明显减轻,有轻度充血水肿,糜烂面好转;无效:胃脘痛及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炎症无好转,仍有明显的充血水肿及糜烂[6]。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评估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胃脘胀痛、痞满烦闷、嘈杂反酸、口苦口臭、食少纳呆等,每项0~3分,得分越高证候越严重;治疗前后检测血清SOD,检查胃镜评估内镜分级。

1.5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及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胃脘胀痛、痞满烦闷、嘈杂反酸、口苦口臭、食少纳呆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组别 例数 胃脘胀痛 痞满烦闷 嘈杂反酸 口苦口臭 食少纳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28 2.43±0.35 0.62±0.21 2.46±0.30 0.58±0.19 2.41±0.34 0.54±0.17 2.46±0.31 0.60±0.21 2.48±0.35 0.52±0.15对照组 128 2.46±0.33 1.43±0.28 2.45±0.33 1.39±0.26 2.43±0.35 1.32±0.23 2.44±0.34 1.45±0.28 2.45±0.37 1.39±0.24 t - 0.204 2.793 0.141 2.785 0.201 2.624 0.202 2.803 0.210 2.832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及内镜分级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内镜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及内镜分级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及内镜分级比较()

组别 例数 血清SOD(IU/mL) 内镜分级(级)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28 0.78±0.35 1.86±0.43 2.48±0.32 1.10±0.15对照组 128 0.80±0.31 1.14±0.46 2.51±0.34 2.01±0.27 t - 0.203 3.029 0.209 3.102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CSG在临床发病率较高,病理变化局限于胃黏膜层,内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增生等病理改变,病理检查可见黏膜内炎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氧自由基与胃黏膜损伤密切相关,SOD属于清除氧自由基指标,能间接反映胃黏膜炎症情况[7]。

中医药在CSG治疗中有独特优势,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认为,湿邪、热邪侵袭为发病之标,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导致脾胃气机受阻、运化失常、升降失调,发为本病[8]。因此,临床辨证以脾胃湿热证多见,治疗当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为主。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治疗心下痞的名方,原发具有调和肠胃、消痞散结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气机不畅所致的诸症均有治疗效果。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减,意在增强清热和胃之力。方中姜半夏降逆止呕、散结除痞;黄连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两药合用可调脾胃、理气机,达和胃降逆、开郁散结之效;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能有效改善湿浊中阻症状;党参健脾益气、补益脾虚;干姜温中散寒、燥湿消痰;黄芩泄热开痞、清热燥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丹皮清热凉血、化瘀止痛;葛花醒脾和胃;甘草、大枣甘缓益胃。全方共奏清热利湿、调和脾胃之效[9]。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可有效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进受损胃黏膜的修复,从而提升对胃黏膜炎症的控制效果,促进受损黏膜的修复和愈合[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SOD和内镜分级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半夏泻心汤加减切中脾胃湿热证病机特点,能发挥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达到治病求本之效。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CSG疗效确切,明显减轻了中医症状,增强抗炎能力,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内镜分级。

猜你喜欢
泻心汤胃脘半夏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半夏泻心汤干预“菌-炎-癌”致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