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脊柱结核CT与MRI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2021-07-27 16:12杨雪薇
医学前沿 2021年7期

杨雪薇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CT与MRI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10月-2020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中随机选46例成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影像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在诊断骨质椎间盘损伤以及椎旁出现肿块上,CT和MRI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硬膜囊肿、韧带扩散和脊膜强化、钙化上,CT和MRI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诊断脊柱结核,CT和MRI均有诊断价值,但是两者比较,MRI的诊断效果更好,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将两者结合,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脊柱结核;CT;MRI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疾病,原发性疾病为肺结核、消化道结核或者是淋巴结合等,在不同疾病的影响下,通过血循环途径引起骨和关节结核。脊柱结核起病比较缓慢,临床表现通常有疲倦、盗汗、贫血、低热等,如果是儿童患者,还会有夜啼、性情急躁等症状,对身体造成影响[1]。因为脊柱结核在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增加诊断难度,CT与MRI影像检查是常用来诊断脊柱结核的两种方法,于是探讨脊柱结核CT与MRI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在2019年10月-2020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中随机选46例成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21-63岁,平均(54.17±4.26)岁,全部符合脊柱结核临床表现,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乏力以及腰背不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46例患者分別进行CT和MRI影像检查,CT检查借助16层螺旋CT机,设置参数:球管电压为130kv,电流150-270mA,层厚5-10mm,随后重建骨窗,利用100ml的造影剂,碘佛醇静脉推注到患者体内,实施CT扫描。MRI影像检查借助仪器为超导型的核磁共振,用SE自旋回波和脊柱线圈对患者的病变部位实施矢状位和轴位平扫,部分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为T1WI,设置参数:层厚大约4mm,间距1.5mm。若检查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扫描程度,造影剂为Gd-DTPA,静脉推注剂量为0.1mmol/Kg。扫描完成后将数据交给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判断病情。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的CT和MRI检出率,检出率根据诊断结果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CT检查中(n=46),骨质椎间盘损伤46例,检出率为100.00%,椎旁出现肿块37例,检出率为80.43%;在MRI检查中(n=46),骨质椎间盘损伤46例,检出率为100.00%,椎旁出现肿块35例,检出率为76.09%,组间对比,x2=0.5535,P=0.4569,在诊断骨质椎间盘损伤以及椎旁出现肿块上,CT和MRI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CT检查中(n=46),硬膜囊肿7例,检出率15.22%,韧带扩散14例,检出率30.43%,脊膜强化11例,检出率23.91%,钙化28例,检出率60.87%;在MRI检查中(n=46),硬膜囊肿22例,检出率47.83%,韧带扩散23例,检出率50.00%,脊膜强化18例,检出率39.13%,钙化6例,检出率13.04%,组间对比,x2分别=24.6311、7.9647、5.3660、49.0961,P均<0.05,在诊断硬膜囊中、韧带扩散和脊膜强化、钙化上,CT和MRI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占据首要位置,尤其是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比较少见。由于在整个脊柱中,腰椎的活动量比较大,所以腰椎结核的发生率较高,需要特别注意。

要想脊柱结核得到有效治疗,前期的诊断必不可少,只有诊断及时正确,才能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缩短恢复时间。如果诊断不及时或者是出现失误,有可能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缓病情。在临床诊断中,CT和MRI是两种比较可靠的检查方式,CT可以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发现病情,在分辨率以及灵敏度上比较优异,可以用来诊断大多数疾病,使用率较高。MRI是按照核磁共振释放的能量在物体内部不同环境中程度的增减,利用外界磁场的电磁波组建物体原子核的位置以及种类,因此绘制为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2]。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于脊柱结核,在诊断骨质椎间盘损伤以及椎旁出现肿块上,CT和MRI的检出率相差不大;在诊断硬膜囊中、韧带扩散和脊膜强化、钙化上,MRI的检出率高于CT的检出率。

总之,用CT和MRI诊断脊柱结核均有一定优势,但是两者相比,MRI的诊断效果更好,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将两者结合,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王业学, 王元龙. 脊柱结核CT与MRI影像诊断临床价值探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2(10):144-145.

[2]徐小辉. 脊柱结核CT与MRI影像临床诊断效果比较[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69(1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