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与CT检查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效果分析

2021-07-27 16:12李俊峰
医学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CT检查磁共振效果

李俊峰

摘要:目的:讨论磁共振与CT检查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实验组为40例。对照组给CT检验。实验组采用磁共振进行检查,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诊断精确率及检出率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明显提升疾病检出率,且精确率较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效果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特重度、重度、中度及轻度,临床表现为焦虑、抑郁及躯体化等症,其中,重度和特重度会影响患者生命健康。按照疾病类型及患病时间,可分为继发性颅脑损伤和原发性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可单独存在,也可和其余损伤同时存在,当前临床治疗主要为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既往多使用CT扫描进行检查,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磁共振技术逐步被使用在疾病的诊断中,且诊断效果比较显著,深受患者欢迎。为探析磁共振和CT检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我院特选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进行分组研究,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实验组为40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0-67岁,平均(53.51±2.76)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0-69岁,平均(53.52±2.73)岁,两组患者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CT检查,仪器选用16排螺旋CT诊断仪进行检测,实行轴位扫描,扫描基线以内耳门和外眦连线,设置电压为125kV,设置电流为125mA,设置层间距为10mm,设置矩阵为512×512,设置层厚为10mm,扫描时间为3s,对病灶局部进行扫描,使用薄层方式扫描,设置层距、层厚均 为5mm。实验组使用磁共振进行检查,仪器使用朗润1.5T超导磁共振机,操作员需快速自愿回波序列,加权像选取T2,对恢复时间参数(3000ms)和重复时间参数(55ms)进行调节,对矢状位和横轴位进行检查,加权像选取T1, 对恢复时间参数(19ms)和重复时间参数(1800ms)进行调节,设置矩阵256×224,设置层间距1mm,设置层厚4mm,脉冲往复激发,次数为2到3次,对局部病灶扫描时候,使用加层扫描方式进行观察。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 );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精确率

实验组中,漏诊6例,误诊0例,诊断精确率为85.00%(34/40);对照组中,误诊1例,漏诊15例,诊断精确率为37.50%(15/40);两组诊断精确率对比发现,实验组较高(P﹤0.05),具体见表1。

2.2對比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

实验组中,检出33例,检出率为82.50%(33/40);对照组中,检出20例,检出率为50.00%(20/40);实验组检出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x2=9.4479,p=0.0021),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脑部疾病,发病后,会损伤患者的颅脑组织,影响机体代谢及循环系统,如果诊治不及时,则会致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或脑部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消除恶性诱因,进而改善预后效果[1-2]。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比如CT检查和磁共振等。CT成像比较清晰,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灶范围及位置,和和磁共振相比,精确率较差。CT检查的时间虽较短,检验费用不高,操作比较便利,但对颅脑积液或积血患者来说,误诊和漏诊的几率较高,单一使用CT检查确定手术方案,具备一定安全隐患。且CT检查难以显示颅脑立体结构,进而增大漏诊风险。磁共振的分辨率较高,成像清晰度高于CT,能够为医生反馈较多病灶信息,以便了解病灶病例变化及解剖结构,而且磁共振没有伪像,能够直观显示颅脑损伤状况,临床诊断价值较高[3-5]。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实验组诊断精确率及检出率均较高,由此不难看出,磁共振检查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总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诊断的价值较高,可明显提升诊断检出率和精确率。

参考文献:

[1]万志华,罗水龙,陈波.磁共振成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准确性分析[J].包头医学,2020,44(03):1-2.

[2]张霖.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检出率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0):124-125.

[3]常晓华.磁共振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检查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60-2061.

[4]王保军,张新房,吕金明.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7):22-24.

[5]方汉贞,陈镇城,方炎淼,颜奕麟.磁共振成像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7):56-58.

猜你喜欢
CT检查磁共振效果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与X线诊断比较分析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