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1-07-27 20:09张静
医学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难产

张静

摘要:目的:研究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用于徒手旋转胎头术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产妇6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对照组行常规处理。对比产伤率等指标。结果:针对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研究组分别是(521.79±73.65)min、(67.82±7.96)min,比对照组(660.24±93.57)min、(96.13±13.25)min短,P<0.05。针对阴道分娩率,研究組83.33%,比对照组60.0%高,P<0.05。针对产伤率与产后感染率,研究组分别是13.33%、3.33%,比对照组36.67%、20.0%低,P<0.05。结论:于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中用徒手旋转胎头术,效果好,且利于产程时间的缩短。

关键词:枕横位;产程时间;徒手旋转胎头术;难产

医院产科中,头位难产乃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以枕横位与枕后位最为常见,可影响分娩进程,勤快严重时,也可导致分娩的停止,危及母婴生命健康[1]。通过及时对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促进胎儿的顺利娩出。本文选取60名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产妇(2019年6月-2021年5月),旨在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用于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6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产妇6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年纪在21-34岁之间,平均(27.96±2.51)岁;孕周在37-42w之间,平均(39.14±0.52)w;枕横位难产者14名、枕后位难产者16名。对照组年纪在20-34岁之间,平均(27.58±2.47)岁;孕周在37-42w之间,平均(39.35±0.61)w;枕横位难产者13名、枕后位难产者17名。产妇意识清楚,资料完整,无药敏史。排除精神病者、有产科严重合并症者、心理疾病者、意识障碍者与资料缺失者。2组孕周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消毒产妇外阴与阴道,指导取半卧屈腿外展位,保持双腿处于屈曲状态,并用双手抱住膝盖。宫缩间歇期时,将右手缓慢深入阴道中和矢状缝保持平行状态,让食指与中指之间的夹角达到30°,指端处于小囟门,于宫缩时慢慢旋转,让产妇屏气,加快胎头下降速度,避免胎头同转。对于右枕横位者,顺时针旋转约45°。对于右枕后位者,顺时针旋转约90°。对于左枕后位者,逆时针旋转约90°。待胎头位于枕前位时,即可停止。若胎头下降,无同转,即可将手抽出。于操作者对胎头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助产士需于产妇腹部往胎儿肢体方向将胎被缓慢推送至脊前方位。若旋转困难,可上推胎头,让先露退到坐骨棘水平。

对照组行常规处理:严密监测产妇产程,若产力不足,可予以催产素,让胎头位置自然旋转,若有必要,可中转剖宫产。

1.3 评价指标

记录2组产程时间,统计阴道分娩者例数,观察产伤与产后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 )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产程时间分析

针对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研究组分别是(521.79±73.65)min、(67.82±7.96)min,对照组分别是(660.24±93.57)min、(96.13±13.25)min。研究组比对照组短,t1=13.2592,t2=7.2314,P均<0.05。

2.2 干预效果分析

针对阴道分娩率,研究组83.33%,比对照组60.0%高,P<0.05。针对产伤率与产后感染率,研究组分别是13.33%、3.33%,比对照组36.67%、20.0%低,P<0.05。如表1。

3 讨论

目前,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在我国临床上十分常见,可危及母婴生命健康,需要积极的干预[2]。徒手旋转胎头术能够让胎头在最小径的状态下通过骨盆,从而有助于促进胎儿的娩出,减少剖宫产几率[3]。相比较于会阴侧切和剖宫产,徒手旋转胎头术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与容易掌握等特点,于胎头旋转的过程当中可促进宫缩,并能加快宫颈口扩张的速度[4]。操作者将手伸到产妇的阴道中对胎头进行旋转,同时助产士于产妇腹部纠正胎位,可将胎头迅速旋转至枕前位。此研究,在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上,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在阴道分娩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在产伤率和产后感染率上,研究组都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用徒手旋转胎头术,效果好,且利于产程时间的缩短,及阴道分娩率的提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印红. 探索在枕横位难产与枕后位难产产妇治疗中徒手旋转胎头术的应用价值[J]. 家有孕宝,2021,3(3):30.

[2] 李瑶. 产程中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 母婴世界,2020(23):25.

[3] 袁丽娟,肖丽娜. 探索在枕横位难产与枕后位难产产妇治疗中徒手旋转胎头术的应用效果[J]. 母婴世界,2020(13):35.

[4] 陈永霞. 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疗效及对产伤率影响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0(16):189.

猜你喜欢
难产
母牛难产的病因与防治
宿江记
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广东沃野商业广场“难产”之谜
海基会董事长为何“难产”
XX书,听说你又难产了?
应用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
一例马胎儿脑积水引起难产的诊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