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DR对急腹症-胃肠道的诊断结果

2021-07-27 20:09王强
医学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急腹症多层螺旋CT胃肠道

王强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和DR对急腹症-胃肠道的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之间所接收和治疗的疑似急腹症-胃肠道的患者共44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分别为CT组和DR组,之后以术后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其诊断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得知,以术后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DR组,(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胃肠道的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更好,准确度较高,可以有效的辨别病因类型,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DR;急腹症-胃肠道

急腹症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胃肠道穿孔是急腹症中最为常见。急腹症-胃肠道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进展快、并发症多的疾病[1]。如果延误治疗,会影响预后。传统的DR检查方法在对于急腹症相关疾病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漏诊误诊状况。尽管近年来CT的引入,主要是其在多层螺旋CT(MSCT)领域的开始普及,MSCT对于x线检查中未发现或怀疑的急腹症患者是一种更有效的干预手段,应综合考虑MS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作用[2]。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MSCT和DR对于急腹症-胃肠道的诊断结果,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之间所接收和治疗的疑似急腹症-胃肠道的患者共44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分别为CT组和DR组。其中CT组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41.06±3.16)岁,从发病到进行检查的平均时间为(2.44±0.11)小时。DR组男性1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2.01±2.91)岁,从发病到进行检查的平均时间为(2.39±0.15)小时。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DR组采用DR诊断方法:以X线机为仪器,要求患者采取站立位进行X线透视,扫描整个腹部,重点观察患者疼痛、压痛及肝脾区。如果腹壁或中膜与气囊相连,应告知患者如何移动,并应检查检查伤口的移动情况,指出腹壁和肠壁肿胀,并彻底检查是否有游离气体迹象。

CT组采用MSCT诊断:首先进行平扫,患者仰卧位,横截面扫描,范围为膈顶到耻骨联合面,参数如下:电流为280mA,电压为120kV,层厚、层距设5mm,球管转速设置为1.33r/s,螺距设置为0.938。在進行增强扫描前,以3ml/s的流速经肘静脉注射100ml的凤露胺(60%),注入30ml生理盐水。范围为膈顶到耻骨联合面,电流为280mA,电压为120kV,层厚设5mm,管速为2r/s,节距为1.375。动脉期注射后20-30s,静脉期60-80s,延迟期100-120s。显示动态横断面图,跟踪肠道实际运动,确定其具体病变部位。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其中主要包括:十二指肠球部前臂、胃窦前臂以及胃小弯前臂。

②对比两组诊断的准确率,主要以术后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诊断准确率=(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检验方法对病变部位的检出率,经过对比的得知,CT组和DR组对于具体的病变部位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详情见下表1:

2.2对比两组检验方法的诊断效果,经过对比得知,以术后的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CT组诊断的准确度明显优于DR组,(P<0.05)。详情见下表2:

3讨论

急腹症-胃肠道中,胃肠道炎症、溃疡和创伤为致病因素、胃肠气表现或内容物溢出腹腔,可引起腹膜炎等疾病。其病状为上半身疼痛;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肌肉压迫和腹痛等伤害。不能与急性胰腺炎或阑尾炎鉴别。X射线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技术,但图像质量较差,失真较大。MSCT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在全面检查胃的结构和病变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其检查标志是:①脂肪间隙模糊,散布在分布小泡影。②管壁的特性发生了变化,边界模糊。③病变周围有软组织肿块。④腹腔渗出,出现局部腹腔感染及腹膜炎表现。⑤腹腔或膈下游离气体[3]。

DR是诊断本病的另一种技术,其特点是无创性和操作简单。症状:①膈下伴随游离气。②存在液气平面或横膈膜平面的抬高度。③腹腔或膈下有游离气体是该病的重要标志。但DR对症状不明显的急腹症诊断率低,特异性差,其中MSCT能定性、定位诊断,误诊率低[4]。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所示,CT组与DR组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但CT组的检验准确度明显高于DR组,(P<0.05)。这说明两种方法均可对急腹症-胃肠道进行检验,但其中使用MSCT准确度更高。

综上所述,DR和CT是急腹症胃肠道穿孔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对急腹症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MSCT通过薄层重建的多维观察,能清晰显示腹腔内脏器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对症状不典型、穿刺孔小、出血少和是否存在膈下游离气体的病例,能提供准确的、强有力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郭勇. 多层螺旋 CT与 DR 对急腹症-胃肠道的诊断结果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7):183-184.

[2]赵建军.. 多层螺旋 CT与 DR诊断急腹症-胃肠道的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60).

[3]李春旭.. 多层螺旋CT 及DR 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1):107-109.

[4]杨智美. 多层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中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 医药与保健,2014,22(.1):145.

猜你喜欢
急腹症多层螺旋CT胃肠道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