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

2021-07-27 21:46唐中岳
医学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焦虑情绪

唐中岳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轻度脑外伤患者15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绪的改变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通过人性化手术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应该得到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轻度脑外伤;焦虑情绪

在临床脑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脑外伤,而患者出现轻度脑外伤的概率较大,而该病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运动系统、感觉器官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并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1]。临床上需要一种优良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中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这是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2]。本次研究对有轻度脑外伤的患者通过人性化手术室护理的方法探讨患者的焦虑情绪变化,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轻度脑外伤患者15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有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为33-73岁,平均年龄为(51.25±6.12)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34-76岁,平均年龄为(52.48±6.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差异,不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的沟通,保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同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患者的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

1.2.2 观察组

对照组的患者通过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具体如下:①进行术前的访视:因为轻度脑外伤的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患者在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陪同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讲解该病症相关知识,同时对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并且在进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一定的沟通,从而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②术中护理:在将患者送进手术室之后,嘱咐陪同的患者在指定的家属等候区进行等待,同时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室的温度设定在适宜的温度范围。整個手术过程中通过轻音乐来舒缓患者的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鼓励,保护好患者的隐私。③术后护理: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与家属进行相关情况的告知,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与患者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嘱咐按时服药。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SAS超过50分表明病人有焦虑情绪,得分越高证明病人焦虑情绪越严重。对患者干预前和进行干预护理后的焦虑情绪的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

(2)患者填写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总分值为100分,分值高于90分为非常满意,分值在60-90之间为满意,分值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

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98.72%(77/7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05%(64/78),对照组为,(x2=15.988,P=0.0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患有轻度脑外伤的患者极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再进行手术治疗后只靠药物对患者进行负面情绪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会对患者的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与负担[3]。临床上开始注重不良情绪对患者带来的影响,找寻适合该病症患者的护理方式,其中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个性化护理附属于整体化护理,他强调的是关爱每个生命,关爱每个患者,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同时,将自己的爱心、责任心注入其中,以此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患者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4]。对轻度脑外伤的患者使用该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增加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通过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能够了解到关于该病症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马永梅.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3):275-276.

[2]缪琤,何锦文. 心理护理对脑外伤合并失眠患者睡眠及焦虑情绪的疗效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07-109.

[3]汪启东,杨涛,严琪. 人性化医疗服务对神经外科脑外伤术后患者心理和情绪改善作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3):82-85.

[4]孙晓楠.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复性情绪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0,33(2):368-369.

猜你喜欢
焦虑情绪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
家庭关心程度与高中住校生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ABC情绪理论下一例高三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问题分析
高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性功能影响研究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