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督灸联合阳和汤化裁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

2021-07-29 02:27刘香玉李怡良戈艳蕾齐宁徐丽英李立群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5期

刘香玉 李怡良 戈艳蕾 齐宁 徐丽英 李立群

摘要:目的 观察隔姜督灸联合阳和汤化裁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运动能力、肺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96例IP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激素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常规组选择对症治疗,激素组进行口服强的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汤药并行隔姜督灸疗法。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肺纤维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VC%、FVC%、DLCO/VA%、FEV1%、PaO2、PaCO2、6 min步行距离、HA分别为90.63%、(77.51±5.77)%、(77.26±7.08)%、(75.64±9.19)%、(68.62±7.15)%、(73.63±14.93)mmHg、(36.03±8.12)mmHg、(398.28±83.74)m、(111.63±20.64)μg/L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2.50%、(63.09±6.23)%、(64.58±7.11)%、(69.48±8.41)%、(58.52±7.64)%、(67.12±14.48)mmHg、(43.58±8.92)mmHg、(356.55±77.98)m、(132.15±20.28)μg/L及激素组的71.88%、(73.21±6.13)%、(68.44±6.98)%、(71.11±8.91)%、(62.37±6.52)%、(68.01±13.57)mmHg、(37.44±8.64)mmHg、(359.32±70.05)m、(122.57±19.94)μg/L(P<0.05)。结论 应用隔姜督灸治疗同时口服阳和汤化裁方汤药,能降低患者肺纤维化程度,改善肺通气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疗效长远。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隔姜督灸;阳和汤化裁方

中图分类号:R245.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5-0031-0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以进行性加重的肺间质细胞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病变[1]。其病因复杂,目前临床多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短期能促进炎症吸收,延缓肺纤维化进程,但多数患者不能耐受激素长期应用所致副作用。笔者参考古今医家的治疗经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应用隔姜督灸联合阳和汤化裁治疗IPF,并深入探讨其扶正固本的作用机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呼吸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IPF,且中医辨证属肺肾阳虚,肺络痹阻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激素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常规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7.28±8.48)岁;病程(5.91±3.48)a。激素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54.54±8.51)岁;病程(6.81±3.31)a。治疗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6.02±8.37)岁;病程(5.23±3.92)a。3组患者的上述基本资料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发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制定。

1.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中医内科学》[4]肺腎阳虚,肺络痹阻型制定。

主症:呼吸困难,动则喘甚。次症:(1)干咳。(2)胸痛胸闷。(3)疲倦乏力。(4)面色 白或青紫,口唇紫绀。舌质黯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滑。具备主症及次症2项以上,同时参照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IPF诊断标准[2]。(2)符合中医证候辨证分型诊断标准[3-4]。(3)年龄在45~75周岁。(4)入组前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急性期患者或晚期危重患者。(2)治疗未满疗程或未按规定用药者。(3)合并有其他严重肺部疾病者。(4)肝肾功能异常者。(5)无法合作或精神异常的患者。(6)对实验药物成分过敏或对外治灸法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按需进行吸氧、解痉止咳平喘、抗生素防治感染等对症治疗。激素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40 mg/d,1个月后逐渐减量(每周减量5 mg),疗程3个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汤药并行隔姜督灸疗法:阳和汤化裁方(熟地黄20 g,鹿角胶6 g,炮姜9 g,肉桂5 g,麻黄10 g,白芥子10 g,法半夏9 g,小牙皂3 g,半枝莲20 g,丹参15 g,地龙15 g,生甘草10 g)治疗,水煎取汁约200 mL,分早晚2次餐前温服。隔姜督灸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脊柱及两侧皮肤,从大椎穴到腰俞穴之督脉处铺2cm厚、6 cm宽的生姜泥,再于生姜泥上铺4 cm×1.5 cm厚艾绒点燃施灸,每次约1.5 h,连续施灸3 d,半个月重复1次。疗程3个月,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影响疗效判定的药物。

1.6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动脉血气及运动能力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6 min步行距离。(3)肺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

1.7 疗效标准 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肺间质纤维化影像有所吸收,肺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减轻,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5]。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2±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激素组71.88%及常规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见表1。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3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 VC%、FVC%、DLCO/VA%、FEV1%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及激素组(P<0.05)。治疗组、激素组患者的VC%、FVC%、DLCO/VA%、FEV 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运动能力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运动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 PaO2、PaCO2、6 min 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常规组的PaCO2较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PaCO2、6 min步行距离较常规组和激素组有明显改善,治疗组PaCO2较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 min 步行距离均较常规组和激素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2.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Ⅳ-C)比较治疗前,3组患者的PC-Ⅲ、LN、HA、Ⅳ-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激素组患者的PC-Ⅲ、LN、HA、Ⅳ-C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常规组LN、HA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HA、LN、PC-Ⅲ、Ⅳ-C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HA和激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IPF病因不明,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6],早期在肺泡炎阶段不易确诊,进入纤维化阶段后,长时间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收效不佳[7],且易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继发感染等。有临床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生与自由基损伤机制、免疫机制、细胞外基质调节失衡等因素有关[8-10],更有学者认为IPF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1]。在中医理论来看,IPF是外邪侵袭人体,造成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去平衡而发病。因此,中医治疗以疏通脏腑经络,调节气血阴阳为法,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通过扶正增强自身免疫力与抵抗力来祛除外邪,从而恢复正常机体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

此前本课题组传承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治肺不远温”的学术理论[14]应用阳和汤化裁方治疗IPF[13]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控制病情,还可延缓其发展,在此基础上将“全程温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14]推广应用,予以联合隔姜督灸治疗IPF,内外并治,疏通脏腑经络,调节气血阴阳,加强扶正固本力量。内服阳和汤化裁方以温肺补肾、化痰行瘀。外行督灸,温煦命门之火敷布全身,温养脏腑经络以治督滞,顾护经卫之气以激活督脉的温阳达表功用[15],从而恢复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16-18]。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隔姜督灸治疗同时口服阳和汤化裁方汤药,对改善IPF患者主观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运动能力以及肺纤维化指标等方面效果显著。本研究灸药并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63%,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对症治疗及口服激素的患者。IPF患者通常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和严重的顽固性低氧血症及CO2潴留,因此呼吸困难为此类患者最主要且感受最为痛苦的症状,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在评价IPF患者病情和疗效时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PaO2及6 min步行距离改善显著,PaCO2较激素组无显著差异,CO2潴留情况改善效果不理想,需进一步研究。PC-Ⅲ、LN、HA、Ⅳ-C在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状态,经治疗治疗组患者肺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说明本治疗方法能有效促进肺泡肺间质炎症吸收,减轻纤维化程度。督灸疗法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姜灸,是富有新思维的外治技术,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特点及临床经验而成[15],合以内服中药汤剂,内外并治,此治療方法有应用前景,本课题组将进一步探索其对患者免疫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情况。

参考文献:

[1]黄伟玲,张素芳,屠洪斌,等.通络方联合乙酰半胱氨酸片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9,50(443):34-3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6):427-432.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65.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8-378.

[5]田牛,王晓静,王伟,等.重组人干扰素-γ与泼尼松联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探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61-64.

[6]戈艳蕾,李丽华,王红阳,等.γ-干扰素联合口服激素治疗 IPF 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45-4350.

[7]MatsudaT,FujimeM,SudaK.Relationshipbetweentheprosta-tictis-suecomponents and natural history of benign prostatichy-perplasia[J].Anal Quant Cytol Histol,2009,28(3):121-124.

[8]朱元珏,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治疗变迁[J].实用诊断与治疗志,2006,20(3):157-160.

[9]范碧君,蒋捍东.2015 版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指南解读[J].世界临床药物,2016(7):453-456.

[1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6):427-432.

[11]李戎,李富红,李文军,等.艾灸肺俞、膏肓俞对 BLM-(A5)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干扰素-V 影响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2005,37(11):92-94.

[12]冯榆,周丹丹,肖庆龄,等.朱启勇从阴虚血瘀论治肺间质纤维化[J].中医药学报,2020,48(3).

[13]刘香玉,贾爱萍,戈艳蕾,等.阳和汤化裁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4):50-52.

[14]柯诗文,李少峰,张元兵,等.全程温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再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9(34):4078-4081.

[15]周庆伟,杨秦梅.督灸疗法治疗肺纤维化肺肾阳(气)虚证50例[J].中医研究,2010,23(8):72-73.

[16]管遵惠.热针对人体免疫球蛋白影响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2):21-22.

[17]王旭,张利,王鹰雷.针灸治疗花粉症 67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8):30.

[18]李戎.论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的中医理论基础与施治依据[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4):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