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煤田汉水泉矿区11号煤层煤质特征

2021-08-02 01:25张相梁雅菲吴斌惠一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9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7
化工管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质体发热量原煤

张相,梁雅菲 ,吴斌 *,惠一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9;.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7)

0 引言

我国使用最广泛的能源矿产资源是煤炭。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当前已探明储量较为丰富,但是勘探程度和达到经济开采指标的储量仍偏低,因此合理、高效地勘探开发和开采成为了当前的热点和重点。汉水泉矿区位于新疆东北部三塘湖勘查区西北部的一个重点地带,其中含有大量煤炭的地层主要是其中的西山窑组,拥有储量富足的煤炭资源,有极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1 地质概况

汉水泉研究勘探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塘湖煤田矿区的西北部,面积748.73 km2[1]。通过地面地质填图、二维地震和钻探等综合勘查方法的应用,确定勘查区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石炭系(C)、二叠系(P)、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中侏罗统西山窑组 (J2x)、新近系(N)、第四系(Q)。含煤地层是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以及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在所普查的区域范围内,西山窑组地层为主要储煤地层[2],分布范围较广,大多上覆新生代地层,仅在54~66线南部存在少量露出,该组地层有含煤层22层,地层厚度一般为474. 90~772.2 m,平均厚度约570.1 m,地层厚度总体变化趋势不大,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三塘湖矿区汉水泉矿区位置图

11号煤层所在地区大约处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1)下段,厚度0.14~17.19 m,厚度的平均值约为3.44 m。煤层为比较简单的地质结构,一般煤层含夹矸小于2层,岩性多是粉砂岩和炭质泥岩。其中的煤炭种类较单一,煤层较为稳定,可开采区域面积较大。11号煤层的储煤面积是466 km2,供可采面积是408 km2[3]。

2 煤岩特征

2.1 物理性质

煤矿地区11号矿的煤层基本外观是黑色的,条痕的颜色大致呈现出黑褐色,结构整体为条状和带状,且煤层具有大量的块状构造,半坚硬,断口呈现出贝壳状,内生的裂隙发育比较好,性脆,具有沥青—玻璃光泽,属于半亮—光亮型煤。经采样化验:视相对密度(ARD)一般在1.26~1.38之间。

2.2 煤岩成分及类型

宏观上本区大多为亮煤,其中伴有少量的暗煤,属光亮型煤。有机组分:11号煤层中的镜质组含量约为8.10%~97. 50%,平均含量在70.58%左右,主要成分是基质镜质体和碎屑镜质体。基质镜质体油浸反射色为深灰色,不完全显示细胞结构,特征是无固定状表面纯净且结构残缺,不显凸起[4];碎屑镜质体结构大多数是不规则状,而且还能见到基质半镜质体,且其油浸反射色颜色表现为深灰色,不显示凸起。惰质组含量一般是0.70%~91.90%之间,平均含量是在27.56%,丝质体中大多为被氧化的丝质体,保存有不完整的结构,油浸反射色表现出深灰色,具有一个较高的凸起。观察试验得到壳质组为在孢粉体中表现为蠕虫状分布的小孢子体,根据上述的煤岩鉴定试验结果,镜质体和惰质体含量总和大于95%,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5]。

无机组分平均占总量的13. 98%,成分为粘土矿物和硫化物类矿物。粘土矿物大多数表现为浸染状或薄层状,含量在5.50%~29.50%之间,平均含量是10. 24%。硫化物类矿物(如黄铁矿),在煤层的裂隙中以脉状分布方式进行充填,硫化物类在无机组分的比例中平均占到0. 40%。原煤43件样品经过实测后,干燥基全硫处于0.21%~1.87%,平均值是0.64%;实测浮煤16件样品干燥基全硫在0.19~0.91之间,平均值是0.51%。以特低硫、特硫为大多数,是11号煤层原煤的总体特征,中硫煤点仅有个别出现,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 15224.2—2010,总体属特低硫-低硫煤。通过对原煤、浮煤的各种硫分析测试成果的对比中,原煤、浮煤均以有机硫为主,其次为硫化铁硫。

3 工业分析

3.1 水分

对11号煤层各132件原煤和浮煤样品进行工业分析:原煤水分在0.67%~10.10%之间,平均3.57%;浮煤水分在1.34%~9.16%之间,平均4.44%。属低水分煤层。

3.2 灰分产率

对11号煤层各132件原煤和浮煤样品进行了工业分析:其中原煤干燥基灰分产率(Ad)在3.53%~37.59%之间,平均为15.56%,浮煤干燥基灰分产率则为2.01%~15.38%,平均6.62%。11号煤层的原煤灰分总体主要是低灰或特低灰,中灰局部出现,高灰点则呈个别出现;浮煤在经过分选试验后灰分产率下降成为低灰分或者特低灰,根据煤炭质量分级CB/T15224.1—2010标准,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属特低灰-低灰煤层。

3.3 挥发分产率

对11号煤层各132件原煤和浮煤样品进行了分析: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产率(Vdaf)是35.77%~60.90%,平均产率是48.05%,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产率(Vdaf)在35.37%~54.38%之间,平均产率是47.71%。本研究中的11号煤层中的原煤和浮煤以高挥发分为主要特征,个别煤层点中高挥发分和特高挥发分,根据MT/T 849—2000评价标准,11号煤层所储存的煤属于高挥发分煤。11号煤层工业分析成果如表1所示。

表1 工业分析成果表(两极值/平均值)

4 元素分析

11号煤层浮煤经25件煤样测试,其中碳含量76.57%~ 84.25%,平均79.06%;氢含量4.81%~6.60%,平均5.82%;氮含量0.84%~1.85%,平均1.15%;硫加氧含量7.69%~16.84%,平均13.79%。

11号煤层原煤经132件煤样测试:干燥基磷含量在0~0.223%之间,平均值为0.036;44件浮煤样品干燥基磷含量在0~0.187%之间,平均值为0.028%;经洗选后,浮煤的干燥基磷含量大大降低,原煤以特低磷、低磷为主,可见个别中磷和高磷煤层点,据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GB/T 20475.1—2006,研究的11号煤层总体是特低磷-低磷煤特征。132件原煤煤样测试中干燥基氯含量在0.003%~0.332%之间,平均干燥基氯含量为0.048%,主要为特低-低氯煤。测试132件原煤样品的干燥基氟含量处在11~239 μg/g内,平均值为75 μg/g,测试44件原煤样品的干燥基氟含量在9~67 μg/g之间,平均值为38 μg/g,原煤中氟含量较低。132件原煤煤样测试中干燥基砷含量在0~10 μg/g之间,平均值为2 μg/g,44件浮煤样品干燥基氟含量在0~5 μg/g之间,平均值为1 μg/g。

5 工艺性质

5.1 煤的燃烧性

5.1.1 发热量

经37个样品测试,原煤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在18.17~ 32.29 MJ/kg之间,平均值是27.03 MJ/kg左右;经过分选试验后,浮煤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ad)在21.35~31.87 MJ/kg之间,平均值是28.67 MJ/kg左右。11号煤层的原煤主要是中高发热量的煤,高发热量煤则是其次,个别煤层点存在特高发热量煤、少数中发热量和中低发热量煤,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3—2010评价的标准,本煤层的总体应该是中高—高发热量的煤层。

5.1.2 灰成分

经37个样品测试,SiO2含量一般在12.35%~57.59%之间,平均39.07%。Al2O3含量一般在8.36%~30.84%之间,平均22.18%。Fe2O3含量在1.34%~28.03%之间,平均5.88%。CaO含量1.67%~33.90%之间,平均10.13%。MgO含量在0.86~10.46%之间,平均3.13%。SO3含量在0.78%~22.96%之间,平均4.91%。TiO2含量在0.28~1.96%,平均1.05%。原煤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在1 160~1 390 ℃之间,平均为1 304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原煤煤灰成分 单位:%

5.1.3 煤灰熔融性

经37个样品测试,其软化温度(ST)处于1 160~1 390 ℃之内,平均值是1 304 ℃。属于中等软化温度灰。煤灰流动温度(FT)数值范围在1 200~1 390 ℃之间,其温度平均值为1 324 ℃左右,具有中等流动温度灰的特征。关于煤灰融性测试成果如表3所示。

表3 煤灰融性测试成果表 单位:℃

5.2 煤的焦油产率

25件低温干馏煤样焦油产率为3.70%~21.60%,平均值14.50%,是高油煤。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低温干馏分析测试成果表 单位:%

5.3 煤层结渣性

从11号煤层的结渣性试验结果可以得知,当鼓风强度为0.1~0.3 m/s时,煤层的结渣率和结渣性强度均分布在弱结渣区[6-7]。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煤层结渣性测试成果表

5.4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

为测试原煤对二氧化碳化学情况,对7件煤样进行了测试,发现了随着升高的温度,研究区煤样会不断溢出二氧化碳(CO2),当温度上升达到了950 ℃的时候,二氧化碳(CO2)的还原率在60%以上,属于极强活跃性煤。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煤对二氧化碳反应测试成果表

6 结语

(1)三塘湖煤田汉水泉矿区11号煤层的主要性质是具有高热值、高热稳定性、特低硫、高挥发分、特低氯、低磷、低氟、一级含砷,同时煤层具有较高含油率。

(2)该研究的目标煤层属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煤层,且大部分都能被采。在火力发电、工业炼焦、工业用还原剂、工业燃烧及民用取暖的诸多方面均有较为良好的运用前景。

猜你喜欢
质体发热量原煤
前5 个月排名前10 家企业产煤9.4 亿t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97056.1万t
3月份全国23个省、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4076.2万t
煤炭中全水分对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影响的规律分析
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ICCP system 1994) 解析I:镜质体
番茄叶衰老诱导质体小球降解的亚细胞途径分析
醇质体及其二次制剂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双质体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与分岔特性
浅析单一煤种及混煤中灰分与发热量的相关关系
买NVMe M.2要注意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