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经典的新意

2021-08-02 02:56金家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鼓琴汤汤钟子期

金家红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深入钻研和理解教材,引导学生传承经典,又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和观察视角,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深挖教材,体悟语言。为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理解文意、读懂故事,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针对学生读不准的字音,如,“少(shǎo)选”“汤(shāng)汤”“复为(wèi)”等,笔者着重指导。接着,引导学生恰当停顿,读出重音。如:“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遇到语气词“乎、也、矣”,根据情感用重音或慢读等方法读出重音,停顿要长,体现出音韵之美。如:“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中的“乎”。

展开想象,学会创造。“《伯牙鼓琴》为我们展现了巍峨的高山、汤汤的流水。音乐还可能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先说一说,再读一读,最后演一演。有的学生说“伯牙鼓琴志在大江,善哉,滚滚兮若波涛”;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秋月,善哉,皎皎兮若玉盘”;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春花,善哉,萋萋兮若芳草”;還有的说“伯牙鼓琴志在红日,善哉,圆圆兮若火球”……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把想象和画面紧密结合,有的高声朗读,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大声吟唱。在此基础上,笔者播放《高山流水》,让学生美美地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感受体验,学以致用。在疏通文义后,笔者让学生说说对“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交流,感受“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那种孤独与决绝。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笔者设计了一道辩论题:“伯牙该不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假如你是正方代表或反方代表,请参照资料袋和自己的生活积累说出三条理由。要求:用一段话说。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这道辩论题旨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交友的价值观,并表达自己的交友观。

辩论会上,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表达出真实的想法。

正方学生认为伯牙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理由是:第一,伯牙在钟子期死后心情极度悲伤,没有了创作灵感,见琴生情,不如不见,所以“破琴绝弦”符合人之常情。第二,钟子期死了再也没有人懂自己的音乐,再也没有知己,再也没人理解自己的感受,他的演奏失去了意义,所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第三,伯牙认为世上知音难觅,再找到能听懂自己音乐的人实属不易,所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合乎常理。

反方学生认为伯牙不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理由是:第一,钟子期死,伯牙悲痛无可厚非,但是“破琴绝弦”这种行为太过激。第二,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看出伯牙是个心智不太健全的人,也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事情的发生不由人的意志决定,我们要顺应自然、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去面临生死,因为生者好好活,才是对亡者最大的告慰。第三,伯牙主观认为世上知音难觅、知音已亡,其实可以在今后的人生路中再觅知音。实在难觅,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知音,化悲痛为力量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曲子。或者自己教授更多的人鼓琴,代代相传,懂音乐的人多了,自己的知音将不再难寻。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鼓琴汤汤钟子期
读,文言文教学的一张好牌
伯牙鼓琴
问世间,“琴”为何物
小绿的樱桃(下)
泉水滴答
哪怕是只丑丑猪(中)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她就在我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