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患者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

2021-08-02 00:52雷晓冬杨玥陈澜
健康之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创伤骨科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雷晓冬 杨玥 陈澜

摘要:目的:骨科创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疼痛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SAS、SDS、VA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借鉴。

关键词:创伤骨科;心理护理;疼痛干预;应用效果

骨科创伤是受外力导致的骨折、关节错位、软软骨组织损伤等,在临床中很常见,大多是由交通事故、意外事件引发,多见于青壮年,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事发比较突然,病情较急,常用手术进行治疗,患者会因疼痛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术后恢复,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很重要[1]。本研究主要对骨科创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4~56岁、平均(43.50±6.20)岁;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5~56岁、平均(43.20±6.4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遵医嘱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在饮食、用药、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告知患者护理流程并讲解应注意的事项。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受伤原因,引导患者诉说自身想法同时评估心理状况,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并给予尊重及理解,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普及骨科创伤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疼痛干預: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对疼痛的描述,保护好患肢,可以使用局部冷敷或抬高患肢的方法缓解疼痛,也可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止痛药,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尽可能一步到位,根据患者创伤的不同位置进行体位指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医生。

1.3 评价指标

(1)采用SAS、SDS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各20项,分4级评分,临界分值5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症状越轻。(2)采用VAS评分疼痛评估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骨科创伤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产生易怒、暴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生活及日常活动都会造成较大影响。为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关键,如通过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想法,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尽可能满足患者一切需求,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加强护理依从性。另外,当患者产生疼痛时,医护人员根据疼痛强度给予针对性的疼痛干预,减轻疼痛带来的不适,促进患者较快恢复。本研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骨科创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爱华,谢铁松.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6):188-190.

猜你喜欢
创伤骨科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