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6%赤·吲乙·芸苔对西兰花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研究

2021-08-05 09:30王鼎国魏佳峰魏周秀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芸苔净菜花球

王鼎国,魏佳峰,左 娇*,魏周秀,孙 倩

(1.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掖 734000;2.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部,北京 100025)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农业投入品也逐渐多样化。目前,市面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种类繁多,其中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二十余种。由于部分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施用2~3 d内植株就有明显的翠绿、节间伸长等反应,尤其在蔬菜作物上,其作用比普通化肥更明显,因此,蔬菜种植户在栽培中或多或少均会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以期获得更高产量,提高生产效益。0.136%赤·吲乙·芸苔(碧护)是德国科学家利用“植物化感”和生态生化学原理研究开发的植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含有天然植物内源激素、黄酮类物质和氨基酸等30多种植物活性物质,具有活化细胞,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等功能,得到欧盟BCS和美国OMRI双重有机认证,已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小麦[1-2]、水稻[3-4],果树苹果[5]、葡萄[6],经济作物马铃薯[7],蔬菜黄瓜[8]、芦笋[9]、番茄[10]等的生产。本试验以0.136%赤·吲乙·芸苔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西兰花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张掖市乃至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西兰花(品种耐寒优秀)。

供试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0.136%赤·吲乙·芸苔WP(碧护,农药登记证号PD20096813,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由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概况

试验田设在张掖市民乐县洪水镇里仁村,前茬作物为小麦,供试土壤为灰钙土。耕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4.7 g/kg、全氮1.07 g/kg、全磷0.075 g/kg、速效氮69 mg/kg、速效磷8.6 mg/kg、速效钾186 mg/kg,pH值8.2。

2020年4月12日穴盘播种,钢架拱棚育苗,4月18日出苗,5月5日施肥起垄,垄距1.1 m,垄高15 cm,双行移栽,株距0.38 cm;2020年5月12日移栽,苗龄25 d、株高10 cm、5叶1心,定苗3 200株/(667 m2)。全生育期灌水12次(滴灌,30 m3/次)。化肥总用肥N:25 kg/(667 m2);P2O5:10 kg/(667 m2);K2O:10 kg/(667 m2)。其中:基施40 kg/(667 m2)复合肥(N、P2O5、K2O的含量比例为15∶15∶15);追施40 kg/(667 m2)尿素(含N≥46.4%)。分5次施肥,从定植后10 d开始,间隔7~10 d分次施入。第1次追施5 kg/(667 m2);第2、3次分别追施7.5 kg/(667 m2);第4、5次分别追施10 kg/(667 m2);追施20 kg/(667 m2)复合肥(N、P2O5、K2O的含量比例为16∶16∶16),分别在莲座期(尿素第2次追肥时)和结球初期(尿素第3次追肥时)分两次施入。对小菜蛾、蚜虫等防治3次,中耕除草两次。8月3—28日分4批采收,小区单收计产。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66 m2(3行,3.3 m×20 m)。

处理1:0.136%赤·吲乙·芸苔20 000倍液定植后25 d(莲座期)喷施1次,总用量1 g/(667 m2)。处理2:0.136%赤·吲乙·芸苔20 000倍液分别在定植后10 d、25 d(莲座期)喷施,共2次,总用量2 g/(667 m2)。处理3:0.136%赤·吲乙·芸苔20000倍液分别在定植后10 d、25 d(莲座期)和45 d(结球前)喷施,共3次,总用量3 g/(667 m2)。处理4:清水对照。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1.4.1 生育期调查

从播种开始,分别记录不同处理下播种、移栽、莲座初期、显蕾期、第一次采摘和收获结束的时间。

1.4.2 经济性状指标调查

于成熟期分别调查不同处理下西兰花的株高、全株重、花球直径、花球高、单球重等指标。每小区调查10个数据,3次重复,计算净菜率(净菜率%=单球重/全株重×100%)。调查每个小区的产量,计算667 m2产量,核算经济效益。

1.5 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观察

不同处理下西兰花的生育期详见表1。由表1可知,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对西兰花生育期有明显影响,处理2、3莲座期较对照处理均提前了3 d;处理1、2、3显蕾期较对照处理分别提前了3 d、5 d和7 d;处理1、2、3第一次采摘时间较对照处理分别提前了2 d、3 d和4 d。

表1 不同处理生育期观察记载结果

2.2 不同处理对西兰花经济性状的影响

不同处理下西兰花经济性状指标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2和3的株高、花球直径、花球高、净菜率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处理4;处理3效果最好,株高较对照处理增加11.06%,花球直径增加23.87%,花球高增加7.53%,单球重增加19.15%,净菜率增加3.67%,产量增加26.62%;其次为处理2,株高较对照处理增加了8.35%,花球直径增加15.35%,花球高增加5.13%,净菜率增加2%,产量增加13.64%;处理1产量较对照处理增加5.95%。综上可见,生育期施用0.136%赤·吲乙·芸苔对西兰花有明显增产作用,且随着施用次数和用量的增加,其增产效果也逐渐提高。

表2 不同处理下的经济性状指标调查结果

2.3 经济效益分析

0.136 %赤·吲乙·芸苔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故进行经济效益分析。0.136%赤·吲乙·芸苔5元/g,每次喷施人工成本20元/(667 m2),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见,施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取得较高的产投比和净增收益,使用1、2和3次0.136%赤·吲乙·芸苔较清水对照处理分别增产75.3、172.7和336.9 kg/(667 m2),增产率分别达5.95%、13.64%和26.62%;667 m2净增收分别达376.5、863.5和1 684.5元,产投比分别达15.1、17.3和22.5。结果表明,以定植后10 d、25 d(莲座期)和45 d(结球前)分3次喷施增产、增收效果最为显著。

表3 经济效益分析表

3 结语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效益。本文利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0.136%赤·吲乙·芸苔对西兰花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西兰花栽培时施用0.136%赤·吲乙·芸苔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尤其是使用3 g/(667 m2)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的西兰花产量提高显著。因此,西兰花生产过程中,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基础上,叶面施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极大地提高西兰花产量和种植效益。建议在张掖市乃至河西走廊,西兰花生产过程中分别在定植后10 d、25 d(莲座期)和45 d(结球前)喷施3次0.136%赤·吲乙·芸苔,以提高西兰花产量,增加种植收益。

猜你喜欢
芸苔净菜花球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净菜上市了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净菜上市”对农业意味着什么?
净菜上市有“钱景”亦有隐忧
北京:分阶段推进净菜上市 实现农产品垃圾源头减量
芸苔素类物质生物学活性比较研究与评价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七彩花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