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诗歌课堂教学

2021-08-09 14:30王鹏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堰河手掌黑色

新课标特别强调了“思维发展与提升”。但是以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例,提出的问题多是循规蹈矩、老生常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为什么以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究其原因,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新颖有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新颖有趣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本文的创新点是设置了新颖有趣的教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本课例包括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非常重要,为后面的发现问题、合作探讨、分享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前准备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阅读导学案上面的作者简介;第二,阅读导学案上面的诗歌创作背景;第三,认真研读自学课文;第四,诵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初步感受诗歌。西方学者提出了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者、世界、文本、读者。阅读导学案上面的作者简介,是对作者的了解。阅读导学案上面的诗歌创作背景,是对“世界”的了解。认真研读自学课文,是对文本的研究。诵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初步感受诗歌,是注重读者的接受。

二、教师提出问题

在正式上课时,笔者共提出了6个典型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看到了雪就想起了大堰河,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2.填写下表。

(这个表格的设计意图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能够分析、比较、归纳基本的语言现象。)

3.厚大的手掌换成纤细的手掌行不行,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设计采用了比较分析法,设计意图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比较异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

4.为什么大堰河在第七节总是含着笑?

5.作者说:“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内涵?

6.为什么作者认为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

(问题1、4、5、6的设计都是采用了探究原因法。设计意图是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促进思维深刻性的提升。因为思维的深刻性,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原因,有利于思维深刻性的提升。)

三、小組合作交流以及分享

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了6个合作小组,让每个合作小组探讨研究一个问题,在探讨结束后选出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分享。

第一组合作小组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发言。

生1:我觉得大堰河的坟墓与雪有关,坟墓是被雪压着的。作者由眼前的雪想到了被雪压着的坟墓,再由坟墓想起了大堰河。

师:生1的意思,是因为A事物想到了B事物,再因为B事物想到了C事物。A事物与C事物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因为有B事物,A事物与C事物之间就有了间接的联系。同学们还有其它角度的解释吗?

生2:我觉得雪的颜色是洁白的,让人联想到纯洁善良,再由纯洁善良联想到大堰河。

师:生2的思维也是找到了中间事物B,即纯洁善良。雪是白色的,与纯洁善良存在联系,而大堰河就是纯洁善良的人。所以看到了雪想到了大堰河。

生3:我觉得雪的触觉是寒冷的,由寒冷联想到人生的寒冷、人生的苦难,再由苦难联想到苦难一生的大堰河。

师:生3的思维也是找到了中间事物B,即人生的寒冷。雪是寒冷的,人生的寒冷存在联系,而大堰河的人生就充满了“寒冷”。所以看到了雪想到了大堰河。

生4:我觉得作者由雪联想到了寒冷孤独,由寒冷孤独联想到了童年时在自己家里的冷漠,进而联想到能给予自己心灵温暖的大堰河。

师:生4同学的思维更加复杂。是因为A事物想到了B事物,再因为B事物想到了C事物,再因为C事物想到了D事物。A事物与D事物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因为有B事物以及C事物,A事物与D事物之间就有了间接的联系。在这里,A事物是雪,B事物是“寒冷孤独”,C事物是“童年时在自己家里受到的冷漠”,D事物是“给予自己心灵温暖的大堰河”。

生:老师,作者为什么看到了雪就想起了大堰河?以上回答,哪个是正确的?

师:都是正确的。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理解,这在文艺理论上叫做“接受美学”。一百个同学的眼中就有一百个大堰河。只要大家能够在逻辑上证明自己的论点就可以了。

第二组合作小组完成了下表。

第三组合作小组针对第三个问题进行了发言。

生5:我觉得不能换成纤细的手掌。因为整首诗歌是诗人一气呵成的,是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厚大的手掌符合大堰河劳动者的身份,而纤细的手掌不符合其身份。

师:生5是从主人公身份的角度以及写实手法的角度去分析。同学们还能从其它角度分析吗?

生6:我也觉得不能换成纤细的手掌。因为从整首诗歌来看,作者批判了其家庭对他的冷漠,歌颂了大堰河给了他母亲的温暖,而厚大的手掌更能让怀中的我感受到安全和温暖。

师:生6联系了作者的身世,注重了作者的感受。

第四组合作小组针对第四个问题进行了发言。

生7:面对繁重和艰辛的劳动,大堰河始终含着笑去做,我觉得她是勤劳、乐观的人。

师:一个结果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除了勤劳乐观,还有其它原因让大堰河“始终含着笑”吗?

生8:除了勤劳、乐观外,从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整首诗歌的内容来看,大堰河应该是来了艾青家做佣人。她之所以含着笑去做,是因为能够看到艾青。

第五组合作小组针对第五个问题进行了发言。

生9:从诗歌创作背景来看,这是的作者应该是5岁左右,5岁能够画出大红大绿的关云长,可以看出作者是聪明的,绘画是有天赋的。

生10:为什么是贴在灶边的墙上?因为大堰河接触最多的地方就是炉灶,贴在灶边,就可以经常看到自己心爱的儿子的作品。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大堰河非常爱她的儿子。

第六组合作小组针对第六个问题进行了发言。

生11:我平时看紫色的时候觉得这个颜色让我忧郁,这种忧郁正像大堰河苦难凄凉的一生,所以作者觉得她的灵魂是紫色的。

生12:我觉得紫色是一种神秘、高贵、深沉的颜色。作者觉得大堰河是勤劳博爱的,代表着中国的广大劳动妇女,因此她的灵魂是紫色的。

四、改写

在分析环节结束后,笔者提出了一个要求:“同学们,作者认为大堰河灵魂的颜色是紫色的,你认为大堰河的灵魂是什么其它的颜色?请说出你的理由。”

新课标指出:“尝试改写文学作品。”同时也指出:“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广度与发散思维,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其它颜色的可能性,有利于思维灵活性的提升;而说出理由,就是解释为什么可以用这个颜色去形容大堰河有利于思维深刻性的提升。

生13:我认为大堰河的灵魂可以是白色。因为白色单纯、纯洁,就像单纯、纯洁、善良的大堰河;我觉得白色让人联想到雪,给人冷清、凄凉的感觉,就像大堰河困难的一生。

生14:我认为大堰河的灵魂可以是黑色。因为大堰河是劳动妇女,经常工作的地方是灶边,身上经常沾满炭灰;因为家庭贫穷,所以碗和桌子也是黑色的;又因为经常出外劳动,所以她的脸庞也是泥黑色的。所以我赞美大堰河黑色的灵魂,黑色象征她苦难勤劳的一生。

生15:我认为大堰河的灵魂可以是黑色。因为大堰河是劳动妇女,经常工作的地方是灶边,身上经常沾满炭灰;因为家庭贫穷,所以碗和桌子也是黑色的;又因为经常出外劳动,所以她的脸庞也是泥黑色的。所以我赞美大堰河黑色的灵魂,黑色象征她苦难勤劳的一生。

……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设置了新颖有趣、曲折有致的教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当然,要上好本课例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对文本非常熟悉;其次,教师要有探究意识和创新设计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要对新课标非常熟悉。

王鹏飞,甘肃省华亭市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大堰河手掌黑色
以人称为《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的突破口
摊开手掌
手掌上的童话
黑色
黑色星期五
手掌上的“小洞”
那个黑色的夜晚
入手细微达于至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句的多义解读
大堰河的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