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类思想的运用

2021-08-13 18:18曹安宁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分类思想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曹安宁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分类思想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和学科的特性完美结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利用分类思想主动参与学习。

一、分类思想对小学数学学习的意义

数学学习包括数和形两个方面,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分类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利用分类思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分类思想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当学生的分类思想和实践相结合时,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实践技巧的学习,以及学生在应对社会发展需要时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由此看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核心素养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备课和教学时,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分类,利用分类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类思想培养的策略

1.指导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和培养学生分类思想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起到积极作用。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进行分类,或是在下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旧的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最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分类思想。

2.把分类思想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一旦学生缺乏应用能力,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是无济于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让学生出现熟练掌握公式,但不会应用的情况。分类思想的实践教学要以教学为目的,教师举的例子也要具体,不能只是桌上有几个梨子,几个苹果这种敷衍的伪分类试验。

以教学“百分数”为例,小学生可能无法理解空泛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举例说明。教师可以集合班上所有学生,统计学生的生日。比如班上有50名同学,在五月份过生日的同学有12名,所以占学生总数的24%。通过这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方式,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记忆就比较容易,也能更加深刻地把握分类思想。

3.培养学生善用分类思想

教师训练学生的分类思想,可以使学生养成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较有限,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利用分类思想去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才能帮助学生应对数学问题,实现数学学科和核心素养共同培养的目的。

在小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角度开展数学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利用分类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筛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20).

[2]禤汝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类思想的运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

[3]姚亚莉.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分类思想方法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南国博览,2019(9).

[4]顾争光.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类思想方法孕育的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10(17).

(作者单位:甘肃省正宁县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分类思想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分类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强化分类思想,提高数学解题水平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