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17 19:21石俊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满意度

石俊华

摘  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满意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尿钠肽(BNP)和心率(HR)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LVEF值高于对照组,BNP和HR值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满意度以改善患者BNP、HR和LVEF水平,效果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急性左心衰;B型尿钠肽;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123-02

急性左心衰是急诊科常见危重症疾病,发病急、进展快、易反复,为保障患者生命健康需及时展开救护。而临床护理质量直接影响了患者的体征变化及生活质量,为确保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体征稳定,需有意识提供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以往常规护理服务多偏向疾病基础护理,缺乏针对性、优质性。而优质护理属新型护理模式,致力于优化各方面护理服务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1]。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为65~80岁,均值(72.36±3.21)岁。研究组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为66~79岁,均值(72.45±3.17)岁。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后自愿配合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5岁,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解读》[2]中急性左心衰疾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病变、认知障碍、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即做好患者的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服务。

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为:①成立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取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为组员。护士长定期组织开展急性左心衰护理、优质护理相关内容培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素质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②优化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安静的诊疗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扫、消毒、通风,并尽可能满足患者对室内配制的合理需求。③强化液体管理。详细记录患者出入量,确保其每日摄水量低于1 500 mL。行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输注速度以防因输注速度过快所致急性心衰。④优化心理疏导工作。通过交流、沟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展开情绪疏导工作。开展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积极给予患者鼓励、肯定,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⑤强化健康宣教。通过丰富宣教形式、丰富宣教内容等形式达到提升患者认知度、配合度的目的。宣教形式方面,除一对一开展面对面宣教外,还可通过发放宣教手册、播放宣教视频和推广宣教公众号等形式,提供多种形式的宣教途径。宣教内容方面,在介绍急性左心衰疾病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就治疗方案、注意事项、日常保健内容等方面展开宣教,并及时、耐心地为患者解答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⑥强化生活指导。告知患者日常饮食过程中,需低脂低盐饮食,并注重营养均衡、少食多餐,适量饮水,适当多食用新鲜蔬果。为避免夜间左心功能不全情况发生,晚餐切忌过饱。⑦用药指导。患者病情稳定后用药,需告知患者正确用药方式、剂量、时间、注意事项以及用药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督促患者用药。

1.4  评价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护理一个月后体征数据对比,即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心率(heart rate,HR)。(2)以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3]评估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总分值为10分,分为满意(>9分)、一般满意(6~9分)、不满意(<6)分,护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計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体征指标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LVEF、BNP、HR等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LVEF值高于护理前,BNP、HR值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BNP、H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满意度对比

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为急诊科常见危重症疾病之一。该疾病有发病急、疾病进展快、易反复等特点,需及时展开救护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而随着代医学模式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规护理多注重疾病对症护理,缺乏一定的预见性、针对性,已逐渐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及要求。优质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优化护理服务,以期通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由专业的护理团队负责此次优质护理内容,组内定期展开培训考核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进而确保护理服务的优质性。就具体护理内容而言,通过优化环境以确保患者舒适度,同时强化液体管理以避免因输注速度过快所致急性心衰情况发生。与此同时,优化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工作,确保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并提升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同时配以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在确保患者体征稳定同时提升其满意度[4-5]。本结果数据亦表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LVEF值高于对照组,BNP、HR值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观察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6]。这一结果与本文相似。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并改善患者BNP、HR、LVEF水平。

参考文献

[1]孟繁琴,张丽.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后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6):104.

[2]张文武.急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解读[C]//中华医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二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第三届编委会暨2016灾害卫生应急医学高端论坛论文集,2016:287-294.

[3]邹玉.综合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5):9000-9001.

[4]李佳.1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术前护理[J].全科护理,2018,16(7):895-896.

[5]吕春娜,王尽染.BiPAD无创机械通气法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24-225.

[6]李莉,陈莉,滕慧敏.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12):1529-1530.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升 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力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