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指导ARMS量表及SEAMS量表在老年慢性病长期用药患者中的应用

2021-09-03 06:24钟润娴朱结桃刘宇平单钰齐
海南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慢性病药师入院

钟润娴,朱结桃,刘宇平,单钰齐

1.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广州 511300;2.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科,广东 广州 510080

慢性病是目前危及老年人群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老年人群因躯体机能存在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改变,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为慢性病的高危人群[1]。慢性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病情迁延,恢复较慢,目前大部分慢性病缺乏特效的治愈手段,多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以缓解、控制病情。但大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多种慢性合并症,用药方案复杂,长期用药可能存在自我用药的安全隐患,用药差错率高,且用药依从性欠佳,易加重病情[2]。有研究发现,临床药师通过用药教育及药物临床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相关用药风险,提高其用药安全性,从而提高临床效果[3]。续配和服药依从性量表(ARMS)可客观评价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而合理用药效能量表(SEAMS)能够评价各种慢性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效能情况。本研究主要分析临床药师指导ARMS量表及SEAMS量表在老年慢性病长期用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3 月至2019 年5 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2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者;②明确诊断≥1种慢性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需长期服药者;③具备基本的理解和读写能力,可正常交流者。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者;②重症或终末期疾病者;③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④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例(%)]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慢性病管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既往史、药物使用史、药物过敏史、吸烟情况等。患者在入院时及随访3 个月后均进行ARMS 量表、SEAMS 量表评估,但期间无临床药师进行相关用药指导。出院时告知患者药物正确用量及用法,随访时间3 个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临床药师指导,入院时评价患者ARMS 量表和SEAMS 量表,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合理用药效能情况,期间临床药师根据患者ARMS 量表和SEAMS量表评估患者用药情况,并进行相关的临床用药指导。出院前发放出院用药教育单,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所有药物的适应证、注意事项、正确用法用量和常见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通过远程监测平台、电话、微信等每周随访1 次,共随访3 个月。随访期间定期回院查看患者用药情况和相关检查,并观察患者对药物的了解程度,予以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教育、用药教育等用药指导。

1.3 观察指标 (1)ARMS量表和SEAMS量表:入院时及随访3 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ARMS量表评分和SEAMS量表评分。ARMS量表[4]:总共12个条目,ARMS量表评分≥16分提示依从性不足。SEAMS 量表[5]:总共13 个条目,总分为39 分,SEAM 量表评分≥26 分提示合理用药效能足。(2)院外不合理医嘱用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院外不合理医嘱用药情况,包括重复用药、剂量错误、联合用药不匹配、适应症不匹配等。(3)生活质量:于入院时及随访3个月后,采用WHOQOL-BREF量表[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含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和生理领域,分数和生活质量呈正比。(4)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再住院率: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因慢性病急性发作的再住院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3 个月的ARMS量表和SEAMS 量表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ARMS量表、SEAM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 个月,两组患者的ARMS 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ARM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 个月,两组患者SEAMS 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SEAMS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ARMS量表、SEAMS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ARMS量表、SEAMS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院外不合理医嘱用药情况比较 研究组院外总不合理医嘱用药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5,P=0.029<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院外不合理医嘱用药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3 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 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入院时上升,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P=0.043<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2.5 两组患者的再住院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再住院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5,P=0.029)。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年龄和慢性病有直接关系,随着年龄增加,慢性病的发生风险相应提高[7]。慢性病的病因复杂,可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法。药物对老年慢性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大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患病类型多,用药种类多及用药周期长,用药安全问题较突出,可降低药物的预期效果,从而影响患者对药物效果的主观评价[8]。

调查研究表明,老年慢性病长期用药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欠佳[9]。赵丽艳等[10]研究也发现,老年人由于记忆力衰退及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易发生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及停药、漏服药物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相关研究表示,增强慢性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能够提高其病情控制水平[11]。慢性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效能和自我管理及疾病控制有直接关系,且和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相关。合理用药效能是评价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能力的主要手段,能够主观反映患者用药行为、心理认知等情况,从而更全面地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用药状态。相关研究认为,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的自我效能对延缓疾病进展和长期疾病管理有重要作用[12]。

MMAS-8 量表现已广泛用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评价,能够快速评估患者的用药态度,但对患者用药情况缺乏深入性判断,有一定误差[13]。ARMS 为多种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评价量表,其可减少社会期许效应及中立效应,且增加了反向题目,更有利于调查问题的互动和对患者态度的评估,深入了解患者用药态度和管理形式等情况[14]。ARMS量表对程度不一的人群均有较高的信效度,较MMAS量表更能反映患者的信息及依从性。SEAMS 量可反映患者合理用药的自我效能[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师干预前患者ARMS量表评分较高,SEAMS量表评分较低,表明老年慢性病长期用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合理用药的效能较低。

临床药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及联合用药等方面的知识较丰富,可通过ARMS量表和SEAMS量表评价老年慢性病长期用药患者的用药态度及行为表现,从而给予针对性的用药宣教和指导,提高其合理用药的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疾病[16]。有研究报道,临床药师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物服务,促进患者的安全用药行为,提高用药依从性和用药知识[17]。梅玲等[18]研究提出,临床药师通过动机信访谈有利于患者对慢性疾病诊疗和预防知识的了解,明白正确用药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自我用药的安全管理,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利于预后改善。同时临床药师干预又可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激发患者的用药参与行为。临床药师还可通过发放相应的服药清单一览表、提醒药盒和用药监测记录表,提醒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纠正患者遗漏、剂量和时间差错等情况[1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师指导后3 个月老年慢性病患者ARMS 量表评分相对较低,SEAMS 量表评分有所上升,提示临床药师通过ARMS 量表和SEAMS 量表能够反映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对此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用药效能,尽可能的达到用药的最大疗效。同时本研究观察显示,临床药师指导后3 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可能原因为临床药师指导干预后患者用药更为规范,依从性更高,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药物效果,减轻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另外本研究发现,临床药师指导组患者院外总不合理医嘱用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考虑临床药师指导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用药效能较高,从而减少药物不规范服用,降低不良反应。但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影响患者后续进一步用药。临床研究已证实,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合理用药能够降低疾病急性发作风险[20]。本研究数据显示,临床药师指导组患者再住院率相对较低,进一步证实此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通过评价老年慢性病长期用药患者ARMS 量表和SEAMS 量表,能够客观反映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合理用药效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个体化药学指导。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且观察指标不够全面,需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改善。

猜你喜欢
慢性病药师入院
药师“归一”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