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实践

2021-09-03 08:34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实验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师应写作能力作文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实验小学 喻 涛

新课改对小学写作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创新小学作文教学成了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学生的词汇储备、语言组织能力、构思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的作文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写作的时候“绞尽脑汁”,却“难以下笔”,好不容易完成的作文呈现“形式化”“模式化”等特点,内容雷同现象非常严重。大多数学生很难写出有特色的内容,因为经常东拼西凑或者抄袭照搬,让他们独立写一篇文章简直是难于上青天。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获得提升的,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科学指导学生写作,助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

1.教师不够重视作文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提升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学生日积月累。除此之外,提升作文水平不仅需要教师教授写作技巧,还需要学生主动积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更愿意将时间与精力用在其他语文知识的讲解上,这种认识的偏差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不能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延用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即定期布置一篇作文题目,让学生根据要求写作,不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学生只能埋头在教室里“冥思苦想”,为了完成写作任务拼凑字数。正所谓“实践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实践活动,一味地闭门造车,写作能力不能提升。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益处,教师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出好文章。

3.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相比语文基础知识、科技文阅读以及诗歌鉴赏等题型,作文不仅要求学生积累素材,还要发散思维并有所创新,写作过程很枯燥,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很多学生为了快速完成写作任务,寻找捷径照搬、抄袭,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教师也习以为常,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与点拨学生不能全部照搬,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天长日久,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逐渐消失,想写好作文难上加难。

二、创新小学作文指导方法的策略

1.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没有丰富的素材,写作就如同“无米之炊”,学生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教师应将积累素材放在首要位置,这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与基础。

在阅读中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也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指明阅读方向,推荐优秀的阅读文本,避免学生将时间浪费在无用的课外书籍上。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抄精彩语句、段落,为今后的写作打牢基础。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是写作的土壤,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以充实作文内容。父母、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可以成为笔下的人物,学生一旦养成了观察生活并积累生活素材的良好习惯,作文水平自然会节节攀升。

2.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只是一味地写作,而不注意总结与归纳方法,学生的作文水平会停滞不前,难有突破。

很多学生写作时习惯于平铺直叙,导致没有“亮点”,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为作文添彩,让文章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例如,将“她的脸红红的”写成“她的脸好像红红的苹果”;将“江水从远处滚滚而来”写成“江水好像一群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将“那棵树又高又直”写成“那棵树笔直挺拔,好像窜入了云霄”……教师应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让人读起来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要等教师布置作文任务的时候才开始积累素材,着手写作,平时就要多练笔。养成主动写作的好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续写、扩写、改写阅读文本,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例如,学生对某篇课文感触较深,教师可以让其续写或添加旁白,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记忆与理解,两者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3.变换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应不断变换教学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写作灵感,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写作情境,利用声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产生写作灵感,使他们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情想抒。例如,以“春天”为话题写作,教师可以深情朗诵一段与春天有关的美文片段,也可以播放歌曲《小燕子》或者《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将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心灵感受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作就是学生将真情实感以及体会、感受诉诸笔端、书于纸上的过程,影视资源能引发学生的情感波动,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感悟。例如,以“老师”为话题作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看到13岁的魏敏芝为了寻找学生张惠科而不辞辛苦、四处奔波时,很多学生的眼眶湿润了,内心百感交集。此刻正是激发其写作兴趣的最好时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心中的想法写下来。

综上所述,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在考试成绩中占据较大比重,也是评价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写好文章有利于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丰富生活感悟,不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新课改对小学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构思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还要积累丰富的素材。学生的作文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具有“形式化”“模式化”等特点,内容雷同问题非常严重。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提升的,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科学指导学生写作,助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写作能力作文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重视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