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稍纵即逝,请及时“作为”

2021-09-03 11:15黄康洪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张岱量词节点

黄康洪

“节点”就像树枝上将要冒出新芽的地方,为新知识的“生成”提供了可能。它来源于教师传授的原有知识,但又不仅仅是原有知识的简单复制,它是在教师的预设下或超出了预设的新的“生成”。

李卫东老师说,“课堂的‘节点就是课堂环节、板块的交叉连接点,师生思维、情感的交汇点,是课堂讨论交流的切入点,知识能力建构的生长点”,“课堂教学‘节点的显在功能当然是‘连接‘交汇和‘切入,但其突出特质还是在于它的‘生长和‘生成”。

然而新知识的“生成”,并不都是水到渠成的。当“节点”出现时,往往需要教师用敏锐的嗅觉来捕捉,并进行及时的追问、点拨、提示,以起到催化的作用,方能更好地促进新知识的“生成”。

案例一:教学《陋室铭》课堂片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看看第一个问题,《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这八个字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

生:德馨。

师:那么文中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的?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色之雅,可知“陋室”环境恬静、雅致。

生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雅,可见是纵情抒怀、谈笑风生的。

生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情趣之雅,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享受着远离官场的宁静。

生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拥有不凡的志趣和抱负。

师: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来一起看看屏幕!(屏幕显示整篇课文的板书,教师根据板书点明主旨——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总结全文。)

这个教学片段产生了可贵的“节点”:学生发表的意见中,既有说明作者享受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的惬意生活,又表明作者以名贤自况的志趣和抱负。两者似乎是矛盾的,这无疑是进一步探究作者思想及其人生态度的良机。后面教师板书归纳总结让学生识记“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显然,这样的识记是近乎机械的,理解也是肤浅的。

出现这种结果,并非说明学生不具备深入理解、感悟的能力。相反,说明教师在“节点”处,在应该作为处,没有作为的敏感和反应,而是显得行色匆匆,迫不及待地呈现整节课的板书进行总结。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授课的速度,对学生的回答不加以追问,或不留足够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辨析,无疑是在走马观花,对文本的解读当然也是隔靴搔痒、未及肌理的。

如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他们自己的思维解读文本、重建文本,得出真正属于他们的思维结果,哪怕这个结果与教师之文本、作者之文本有所偏离,也比教师一厢情愿的总结归纳好得多。

案例二:教学《湖心亭看雪》课堂片段

师: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遍。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准确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这个词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不同于常人。

生:觉得怪怪的。

师:哪些地方怪怪的?

生:天寒地冻还去看雪,很怪。

生:那么晚还去看雪,真怪。

生:西湖的景也有点怪,一会儿是天地苍茫,很大很开阔,一会儿又好像很小很小似的。

生:我觉得作者所用的一些量词也怪怪的,比如“痕”“点”“芥”“粒”,和我们现在用的不一样。

师:你们的眼光真有独到之处,没错,张岱这人有点怪,用的词也怪怪的。

师:下面我们就同学们刚才提出的疑问,一起探究一下为什么会那么“怪”。首先来看看他描写的怪怪的西湖之景,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俗话说要惜墨如金,他一连用了三个“与”,把“与”字都去掉怎么样?

生:不行。

師: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教师去掉“与”朗读),意思也一样啊。

生:效果不同了。

师:什么效果?哪里不同?你说来听听。

(学生犹豫,好像都表达不出来。)

师:那我们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看看效果怎么样?

生:老师,我感觉有三个“与”的时候,它让“天、云、山、水”四种景物融合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分别独立开似的。

生:三个“与”字就像三支巨大的画笔,把四种景绘成了一幅天地苍茫的浩大景象,和后文的“上下一白”正好相照应。

师:说的太好了,真了不起!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感觉。

(学生放慢速度朗读,辅以摇头晃脑之态,显得韵味十足。)

师:刚才有同学说,作者所用的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按我们现在的用法,应该是“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如果改成这样怎么样?

生:不好,显得好大!

生:不好,那就变得很清晰了。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师:我们来看看,“痕”是泛指事物留下的印迹,坝堤此时于白雪覆盖下,其印迹似有若无,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若隐若现、模模糊糊的感觉。

师:很好。那“芥”呢,我们常说“草芥”就是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这里修饰“舟”,而且处于苍茫大地下,你有什么感受?

生:孤独,无助,有漂泊之感。

师:太好了。还有“点”“粒”呢?这比“痕”“芥”更小了,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感觉到在苍茫的天地间,人显得很渺小,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师:对啊,人在茫茫宇宙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啊,这正是张岱当时的人生感慨啊。

师:不仅是量词怪,我还觉得顺序也挺怪呀,把顺序变成“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怎么样?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说不出啥味道,就是觉得没之前的好。

生:景物的描写,由大到小,由小到更小,突出了作者只身处于苍茫宇宙的那种感觉,人于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师(惊喜):精彩!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

这个教学片段的一大亮点是,在“节点”出现时,教师的反应和作为很及时,对于新知的“生长点”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

首先,教师抓住“痴”字作为全文的切入点。在有准备的预设中,出现了“节点”,教师利用张岱“傻”“呆”“不同于常人”“怪怪的”这一“生长点”,及时加以追问,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突破了难点。

接下来,教师通过“哪些地方怪怪的?”“把‘与字都去掉怎么样?”“作者所用的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你有什么感受?”“我还觉得顺序也挺怪呀……怎么样?”等一系列的追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走进文本。如果没有教师一步步的追问,那么“我感觉有三个‘与的时候,它让‘天、云、山、水四种景物融合在了一起”“三个‘与字就像三支巨大的画笔,把四种景绘成了一幅天地苍茫的浩大景象”“孤独,无助,有漂泊之感”“突出了作者只身处于苍茫宇宙的那种感觉,人于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等丰富的课堂“生成”,只能是空话。

可见,教师的及时作为是何等重要,他可以让树枝上冒出的新芽抽枝、成荫。教师不及时作为,则极有可能让即将冒头的新芽自生自灭。

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为,不但不与之违背,相反更加重要。教师适时、到位的作为,必能成为学生活跃思维、碰撞出智慧火花的催化剂,必能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猜你喜欢
张岱量词节点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量词歌
一个人的梦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