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寻星人”

2021-09-10 07:22赵晓旭
花火·慧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贺兰山大漠外星人

赵晓旭

我和赵华的友谊,始于一篇《罗斯威尔碎片》。这篇科幻作品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但其中对优美的乡村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让我读后如同回到故乡的村落,莫名地感动。后来,我又陆续读了他的《苏珊的小熊》《稻草人》等作品,他的文字温暖、干净、细腻,带着童趣与诗意。我常常读着文章,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多愁善感、年轻美丽的女子来。

后来,我又收到了赵华的一篇《银盔》,风格却与以往有些不同。苍凉的荒漠、废弃的城楼、孤苦的守城人、陷入绝境的外星生命,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跨越了千年的传奇。这个故事有些悲情,有些凄凉,有些激昂。那个发生在上马关的故事从时间的长河中奔腾而来,告诉读者关于信义、感恩、真情这些可以跨越种族,在智慧生物间永存的信念。

我好奇藏在文字背后的他是什么样子的,便主动申请加了他的QQ,然后收到了他的自我介绍:已婚老男人,土味儿宁夏人,每天打卡宁夏电视台。性格温和无害。喜欢自然,喜欢旅行,喜欢动物和奇石,也喜欢读书、看电影。

我……我根本不好意思说我想要的是照片好吗。

我只好继续猜猜猜。宁夏、沙漠、西夏王朝故地、贺兰山下,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就拼成了我幻想中的他——长着长长的络腮胡子,身材魁梧、眼睛深邃、笑容明亮的西北汉子。嗯……没事就在沙漠里陪着狼群看星星。他一挥手,路过地球的飞碟就会降下来,下来几个外星人跟他喝酒聊天,讲漫游银河系的传奇。

终结我的猜想的是赵华寄来的他写的新书,书中有一张他的照片,果然长得极符合小读者给他的定义——温暖的大叔。

作为一个大漠中的“寻星人”,赵华给我讲过许多次他为什么会喜欢“追星”。

他出生在贺兰山下的一个农场,那里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星空,可以清晰地看到璀璨的银河。他自幼就喜欢仰望星空,在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半夜起夜,他在院子里看到一颗小西瓜那么大的椭圆形的光团从北向南缓缓飞过,光团耀眼而毫无声息。年幼的他瞬间被光射中,大脑豁然清明,成为外星人在地球的代言人……(這只是我的想象罢了。)这个大光团永远地映照在了他的心中。

1991年夏天,正在上初中的赵华刚下晚自习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光轮自东向西快速飞过,它足有二十分之一的天空大,中间是一颗乒乓球大小的耀眼的星星,前后各有一个阶梯形的巨大的光扇,整个夜空被它映得极为灿烂。光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跨过大半个天空,快速飞行至西边的月亮附近后,它减慢了速度,一点一点向月亮靠近,它在月亮上方足足停留了十几分钟,然后缓缓坠下了西边的贺兰山。

目睹不明飞行物让赵华对科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科幻小说。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被他翻阅过无数次,甚至都可以背下来。而家里一台黑白电视机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火星叔叔马丁》《奇异的旅行》《时间隧道》《地球停转日》等,这些电影让他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世界。他在课本上、作业本上、家中的柜子和箱子上到处都画上了飞碟。他还想方设法找来星图,自己制作了很多卡片。他开始写人生中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可惜故事只写了个开头就因为升学的压力放弃了。

大学毕业后,赵华去了宁夏电视台工作。这时候的他,是一个大漠寻“新”人,这个“新”是指新闻。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扛着摄像机去拍摄最新发生的事,然后做成节目,在电视上播放。虽然工作很忙,但现实中的故事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动力,他会萌发出许多灵感,于是便随身带个小本本,随时随地将迸发出来的灵感记下来,慢慢琢磨和筛选,然后再挤时间把它们写成故事。

热爱是最大的动力,赵华至今已经用这种方法出版了四五十册图书,几乎每年都有三到四册新书面世。《地球守护者》系列,《疯狂外星人》系列……还有即将问世的《贺兰山下》。他用温暖的文字、奇妙的想象带着小读者们抬头仰望星空;他总想轻声告诉他们,生活中难免遇到艰难与苦痛,保有一颗善良而真挚的心,总会有星光驱散黑暗。

而赵华自己,就是那个一直守候在大漠的“寻星人”。

猜你喜欢
贺兰山大漠外星人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印象贺兰山
万里阳光映大漠
外星人可怕吗
大漠落日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儿
外星人来了,谁当翻译?
大漠追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