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自我及职业认知水平现状调查和研究

2021-09-10 06:24唐强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职业意识自我认知

唐强

摘要:职业意识是由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所组成的。中小学学段的学生,其职业意识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均围绕着应试教育开展,进行评价的方式也集中于考试,所重视的学生表现也只是单纯的考试成绩,这使得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学认知和职业认知发展受到了阻碍。其最终表现为学生存在职业意识的缺失。本文对中小学生自学及职业认知水平的现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意识

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是职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具有一个较好的职业意识发展,对于学生的人生未来规划有着直接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就研究过程中的发现,对现阶段中小学生自我及职业认知水平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评述,并就导致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的简析

(一)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所指的主要是个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认识,其主要包括自我观察与自我评价两个方面。其中,自我观察所指的是对自身喜好、倾向、特长、性格等方面的了解,自我评价所指的主要是对自身优缺点的认识,二者共同构成个人对本身的综合认知。

自我认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履历的提升,人对于自身的认知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在人刚认识到自我时,其对自身的理解可能是浅层且片面的,而随着意识的发展,人所关注的层面日益增多,对自身的了解也会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自我认知并非一个完全主观的过程,人的自我认知也会受到环境的直接影响,人总是会将环境中的其他人作为评鉴,来评价自身的发展,进而实现自我认知。

(二)职业认知

职业认知水平所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所能从事的职业的认知,其中包含了个人对自身优缺点和职业契合度的考量。职业认知的发展更受到年龄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学生并不能对职业产生有效的认识,其所期望的职业可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比如“勇敢的人”“善良的人”“受欢迎的人”,这些概念大都较为笼统,缺乏明确的指向。

在小学阶段,随着履历的增长,学生逐渐可以认识到职业的区分,但在这一阶段,其职业认同大多围绕着自己的主观观点,并不会过多地考虑职业的具体情况,而只是将自己所见过的一些职业作为参考。其中常见的职业目标有“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大明星”这一类,并没有明确的指向。

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职业意识成长阶段的顶端区域,根据美国学者舒伯提出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他认为0-14岁时职业意识成长阶段,15-12岁处于探索期,而初中生大多处于12-15岁,这一阶段的学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职业认识,也开始试图探索职业,他们开始出现具体的认知,及产生对职业的喜好之分。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完全步入了职业的探索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生成较为成熟的职业认识。

二、中小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现状和其构成原因分析

(一)现存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发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自我认知不足

各阶段的学生缺乏自我认识,他们并不能对自身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明确地了解,其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只是在教师的逼迫下进行。部分学生无法对自身的优势劣势进行定义,也没有一个人生的规划。

2.职业认知不足

学生的职业认知低于理论水平,很多学生缺乏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的深刻认识,也不能对常见的职业进行深入地了解,其缺乏职业方面的人生目标。在进行调研时,很多学生都只是按照他人的职业规划“依葫芦画瓢”的叙述,缺乏自身的真实情感。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有未来职业企划,但缺乏对相关职业的认知。

3.职业目标不明确

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定位,其目标只是建立在考多少分、上什么样的学校上,缺乏一个长期的职业定位,也不能对人生未来进行清晰的思考。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造成当前中小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仍占据主要的地位,这使得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总是将目标集中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考试分数的提升上,一切教学准则都是围绕着考试来进行,缺乏有效的素质教育内容,这使得中小学学生缺乏一个综合发展的机会。学习、考试和分数填满了学生的认知,其不能有效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此同时,学生的自我认知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分数至上的理念

家长和教师的指导对于中小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家长和教师都过于关注学生的分数,对于很多会分散学生精力的爱好会直接禁止,这使得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还会给学生灌输一种分数至上的理念,学生片面地认为分数等同于未来,这使得学生不会将注意力放在职业目标上,自身的未来规划也存在缺失。

3.缺乏职业规划指导

虽然我国在近些年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力图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员,但总体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并不理想。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规划指导开展时间晚,且其科学性较差,在一些地区甚至存在完全缺失的情况。而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设置下,学生可以接觸到职业规划指导的主要途径为教师和学校,当学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存在缺失时,学生的发展自然也就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立足于中小学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发展的解决对策

(一)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开展实践活动

应试教育的过度开展是造成中小学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能将素质教育的开展重视起来,避免分数和升学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架构中,学校需要和教师协力做出调整。

其中,学校需要能举办一些立足于学生自我认知的活动,派发给学生一些调查表格,让学生将其对自身的认知看法填写在表格之中。在这一类活动的参与中,学生就可以通过思考的进行,感知自身的特点。

除此之外,中学还可以举办一些就职指导类的实践活动,号召学生踊跃参加,在其中为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介绍,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理解,将自己的职业喜好表述出来,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在教师方面,班主任应将相关的工作重视起来,并协调任课教师对班级中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对于那些成绩不佳的学生,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并通过谈话交流的方式纠正其存在的自我认知偏差,帮助其树立信心。

除此之外,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办一些兴趣爱好活动,也可以构建一些趣味课程,在其中给学生提供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机会。

(二)完善职业认知指导工作

为了缩小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中小学职业指导相关方面的差距,职业认知指导工作的开展极为重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职业规划相关方面的阶段化指导,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中小学学生提供符合其发展情况的职业帮助,培养其职业认知。

在其中,为了给予学生一个系统化的职业认知,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协调各级地方学校构建一些职业网站,在其中提供一些关于各个职业的信息,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站的访问来实现对社会基本职业的认知。

同时,为了给予学生一个充足的体会,在初高中阶段,学校还可以协调社会资源,开展一些以实际体验为主题的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职业,感受每个职业的职责与特色。这样的活动构建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三)做好家庭引导

家庭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若家长可以在平时生活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主动地去了解并认同学生的爱好和能力,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

但在当前,很多家长本身并没有认识到家庭引导的重要性,唯分数论也影响了很多家长的看法。为了改变家长的看法,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并就学生的优点和认知进行探讨,与家长交流对学生未来职业的看法,使家长认识到对学生进行自学认知和职业认知指导的重要性。

為了给家长提供一个可行的学生干涉方案,教师还可以给家长提出一些亲子活动的建议,让家长学会如何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并通过一个积极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展爱好,认识自己。

(四)开展相互评价环节

人的自我认知也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若缺乏他人的意见评述,学生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但评价是一个较为主观的行为,特别是针对个人特点的评价往往与评价者的性格也存在关联。所以为了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个以自评、互评、师评融合的评价体系。

在这一体系建立后,教师可以号召学生先针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技能和可能擅长职业进行评述,而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在学生评价完成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对其提出评价。在学生综合了三方面的评价之后,其就可以得出一个相对较为客观的自我认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水平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当前,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仍然较大,“唯分数理论”仍被很多人认可,这使得中小学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水平。为了做出改变,政府、学校、教师都需要做出调整,给予学生一个合理的指导,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在具体解决对策上,可以从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职业认知指导工作完善、家庭引导进行、互相评价环节开展四方面实施调整。

参考文献:

[1]李金霞.自我认知与成长——中职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和实践[J].高考,2018(28):263.

[2]王小锋.基于先天特质认知自我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分析[J].广东蚕业,2018,52(05):108-10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协会“十三五”规划高等教育重点课题“新冠疫情背景下职普联合开展医护专业职业启蒙教育的探索”( 项目编号:XJKX20A030)。

猜你喜欢
职业意识自我认知
信息技术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追风筝的人》中影响阿米尔认知发展的人物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从校门迈进职门的角色转换过程研究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汽修专业实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
中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