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探讨

2021-09-10 07:22王钟梅
教学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变革职业教育人工智能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有很多职业、岗位会被机器取代,这对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職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契合时代需求,职业教育模式必须也必将进行变革。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的改变是系统性、图景性、全局性的改变,它加速了职业教育形态、手段与目标的转型升级,引发了职业教育供给侧的剧变。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运用人工智能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

1.职业教育所依附的很多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研究表明,过去一些机械的、重复的、不需要创新力的职业和岗位前景堪忧,他们的种类和数量将大幅缩水,转而由机器人来完成。随着这些职位的消失减少,那些凸显创造力、想象力,具有强烈人文性的工作将会被创造并越来越被重视,这些是机器人无法代替胜任的。因而职业教育方向与形式要随顺应时代需要,不能像以往都关注于“技”,要更注重于“能”,重视内涵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职业教育内容将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机器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在职业教育领域,要更关注于人类本身拥有的能力或某种特质的培育和挖掘,像对事物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创造力、主动性、多学科思维和同情心,以及批判性思维、社区建设、团队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就当下而言,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补充包括类脑学习、混合智能、跨媒体学习、个性化分析、包容性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是引导者,学习者是主体,依据智能技术,可以为学习者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计划,这对教师课堂统一教授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偿。

3.职业教育形态向智能化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机器深度学习的发展,有很多智能化的教育云平台在我们生活中出现,教育不再拘泥于时间、空间,它更强调个性化学习,旨在满足学习者作为提升某方面技能或终身学习的无限需求,这样将大大提升职业教育管理的效率。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

1.课程与教学困境

职业院校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智慧课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实施效果。但目前的实际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统一性和计划性,与教育改革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新慢,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性思维弱,使得个性化教育的无法实现。

2.认知困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职业院校将“未来教室”“智慧课堂”定位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革,但教学观念和思维依然固化,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实质改变”,缺乏对多媒体网络架构和智能学习平台的深层认识,更缺乏对管理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模块的理解与掌握,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购了数量巨大、设备精良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服务设备,但没有充分有效使用,大大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潜力。

3.用户困境

传统教学以群体教育为基本单元,教师和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在管理、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群体约束力,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遇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解决并获得反馈,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网络化学习平台,学习者需要高自控力、高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4.评价困境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依靠经验和观察,智慧型评价则是基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以采集到的学习数据为客观基础。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效果的评价实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许多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进行定性定量的智慧评价。

三、人工智能下职业教育变革特征

1.人工智能促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调整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发生重要变化。职业院校要把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智慧型、发展型、生态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目标,契合产业发展变革,重构知识结构方式,创新人才多元发展的培养方式。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有所调整。人工智能时代,机械、简单、重复的工作都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人们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而在教学时间和精力分配上,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识记知识点要尽量减少,要更着重于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2.人工智能促进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的优化改善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很多智能化平台和工具应运而生,并开始应用于实践教学,为教学带来了便利,伴随着搜索引擎的发展,能够让学习者在很短时间内查找到相关资料。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搭建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便利,驱动数字教育资源环境走向智能化学习资源环境。

3.人工智能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在教师教学方面,人工智能帮助教师摆脱“一刀切”的教学现状。通过智能平台,利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关于学生表现,优势和劣势的实时反馈,帮助教师诊断每个学生的精准学习需求和知识空缺,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学习方面,通过智能化环境的构建,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况可以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引导并帮助学习者自适应预习新知、智能交互学习新知、智能化陪伴练习、智能引导深度学习,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提升自己,完成个性化学习需求。

作者简介:王钟梅(1977.07-),女,山东烟台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教学。

猜你喜欢
变革职业教育人工智能
卷首语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