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 · 亨利小说的讽刺美

2021-09-10 07:22武丽婷朱月芳
今古文创 2021年21期
关键词:讽刺亨利

武丽婷 朱月芳

【摘要】欧·亨利是世界文学上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讽刺艺术便是他的显著特色。其中《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的讽刺艺术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论述这篇小说中所体现的讽刺美,大致把握欧·亨利小说讽刺手法的艺术技巧和特色,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讽刺美的体现。

【关键词】《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讽刺;欧·亨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018-02

一、引言

作为当代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这使他当之无愧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其中他的作品中讽刺艺术尤为著名,而讽刺是一种用打比方、夸大的形式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判或讥笑,用挖苦和讥嘲的笔法刻画、形容敌对的落后的事物。并且讽刺是一种体现文学的手法,用于暴露对方的毛病或缺陷。本文将会简要论述欧·亨利小说《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的暗讽,讥讽,重点论述反讽的运用。

二、欧·亨利小说的讽刺美的宏观视角

(一)从题目上来看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从题目本身来看就带有讽刺意味,“世界”一词太为宽泛,何为世界?何为世界公民?就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种族歧视,社会等级问题严重,公民一词的定义太过局限,附着“世界”一词,有明显的讽刺意味。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世界公民”原指以大眼观世界,胸怀天下,有非凡的格局,内心开阔,眼界宽广,拥有海纳百川气度的人。然则在本篇文章中暗指格局狭小,为人处事带有偏见,虚假的小人。题目中所体现的伟大与内容中所体现的狭小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引人联想,体现不一样的讽刺美。

(二)从总体内容上来看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主要是讲述一个本以为自己是世界公民的人到最后被世人看清楚了他的真面目,原来他只是一个道貌岸然,伪装成一个具有世界大观,心胸开阔,拥有独到见解的大人物,实则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通过表面上与实际上的巨大反差,讽刺社会世俗腐朽黑暗。通过对主人公狭隘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真实的人的渴望。体现出不一样的讽刺美,可以让人直观地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三)从小说结尾上来看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从结尾上说,出人意料,发人深省。世界公民不再是世界公民,因为旁人言语上对自己家乡的诋毁,而动手打人,不再是以世界的眼光看待所处的环境,局限于地方视角,不容许他人对地方进行批判指责,不能够容纳他人的声音,心胸狭隘,没有大局观念,表面上的世界公民实际上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讽刺当时美国社会世风日下,人人都有一张虚假的面孔,不能正确看待自己,不能够正确对待批评。此世界公民已经非彼世界公民。体现出不一样的社会现象,展现出不一样的讽刺美。

(四)从社会意义上来看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作者淡化了地域观念,种族观念,具有超前的世界一体、地球村概念。但是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存在绝对的一体化现象。世界很宽泛,国家意识、个人意识不可能要求人们以绝对的世界的大观去看待世界,只能以相对的眼光去看待所处的世界。另一方面这篇文章也讽刺了那些披着以“世界”为主题的衣裳去干一些违背自己身份的事情的人。讽刺他们虚假做作,不够真实。同时通过主要人物的描写,隐射当时一定的社会现象,以及当时发生这个事件时周围人物的反应。讽刺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人心异化,疏离,人与人之间关系淡化。通过对这篇小说社会意义上的分析反观当时的社会现象,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为小说的叙事内容和方式上提供了美的技巧。

三、欧·亨利小说讽刺美的微观视角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美国社会的讽刺,从中可以体会到不一般的讽刺美,领悟作者想带给人们的视觉体验。

(一)暗讽

暗讽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广泛,它没有立场明显的说教,而专注于转从各种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进行论述,如夸夸其谈,或言之无理。在《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服务生们用着干架的气势朝着两个斗士逼过去,用上了著名的楔形飞行编队的阵势,把他们推挤了出去。两位斗士顽强地反抗着,我们的世界公民还在拼命维护着地球的骄傲和名誉”中“斗士”常指勇猛的战士,在这里却用来指两个打架的人,正词反用,讽刺他们勇猛无道。整句话把他们俩的打架斗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则这场斗争充满了正义感,实则是两个莽夫之间的斗争。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的淡化无知。用暗讽这一艺术手法,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轻蔑,展现了小说内容上美的效应。

(二)讥讽

“sarcasm”在古希腊字典中本来意思为“撕肉”,从字面意思中可以理解为冷酷残忍,在言语中,通过不屑的神情和肢体动作上做作配合言语的表达,抒发自己对某件事情凉薄的态度,进而达到讽刺的意味。在书面语上,通过尖酸刻薄的表达来宣告自己的不满。因此在口语揶揄而言,讥讽与反讽比较接近,只不过前者较苛刻,后者较温和罢了。在《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随心所欲地”“轻蔑地”“嘲笑着”“吹口气的工夫”几个副词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他所拥有的知识的讥讽以及对他口气狂妄的讽刺。作者通过讥讽,用主人公无知的丑态来反衬真正知识渊博的人的美。

(三)反讽

反讽指与所表达的言语事实相反,常指弦外之音。具有间接性而无攻击性,需要听话者细细揣摩言外之意。

1.言语反讽。言语反讽是指说话者表面上所表达的意思和实际上所隐含的意思不同。这类反讽性的叙述通常包含着一种清楚的态度和评价,但从整体语境而言,说话者的意思常常指代与表面上所表达的截然相反的意思,进而着重突出讽刺的意味。在《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你真是個十足的世界公民”“可你似乎也谴责了爱国主义”这里的“十足”放在句中,突出强调“世界公民”一词,过分赞扬,失去了词语自然的含义,讽刺他眼界狭小。再如文章中“‘那个系红领带的家伙’,(也就是我们的世界公民)他说,‘听见另一个家伙说起他家乡的人行道和供水系统太差劲,一下子就火了’”。最后一句“一下子就火了”表明那个世界公民脾气暴躁,与刚开始给“我”留下知识渊博的形象截然相反。“那个”“家伙”两个词语表明了语者语气上对这个世界公民的不尊重,暗含着对他行为上的讽刺。“什么?”“他不是四海为家——是世界公民嘛。他——”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对于他出手打架这种行为的不可理解,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讽刺他虚假的表面,实则暗附小人之心。通过主人公一系列语言上的描写,把他的人物性格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体现了作者艺术美上的造诣,进而体现反讽的艺术魅力。

2.情景反讽。情景反讽是指小说发生故事的场景以及内容超出正常范围,利用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当时的人或事进行讽刺和鞭挞,进而引起读者的思考。在文章《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他们像巨人泰坦一样在桌子间扭打,玻璃杯摔碎了,客人们刚抓起帽子,打算起身躲开就给撞倒了。一个黑头发的女人尖叫起来,另一个金发女人则哼起嘲笑的曲子”这一段文字描写了“世界公民”和别人打架的场景以及周围人客观的反应。“巨人泰坦”说明他们打架之厉害,“一个黑头发的女人尖叫起来”说明周围人的惊恐,从侧面烘托出打架的强烈程度。“哼起嘲笑的曲子”一词则讽刺当代人心不古,冷眼旁观,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越来越大。通过对他们打架的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当时旁观者的态度也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体现了作者在小说内容上和结构上对美的追求。

3.人物反讽。在文章《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主要的人物是“世界公民”,刚开始他在咖啡馆里侃侃而谈,把对世界的了解程度比喻成樱桃核那样容易掌控,在“我”相信他是一个没有偏见,心胸开阔、见多识广的世界公民时,竟然发现他因为他人对自己家乡的吐槽而发火动手打人,失去了他原有的知识和风度,令“我”刮目相看。对这个人物的讽刺显而易见,讽刺他的虚伪做作,“世界公民”非世界公民。用反讽的艺术手法来反衬主人公的渺小,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人物塑造上的艺术魅力。

4.命运反讽。命运反讽是指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神灵或者命运被形容为有意操控着的事情,引发主人公虚空的希望和幻想,然而之后又将这一希望或者幻想破灭。在《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中,这个世界公民的命运并没有完全给出。文章以一个侍者的话“他决不能容忍有人找那儿的岔子”结尾,给出了旁人对他的评价,可想而知,他最终世界公民的形象破灭,从一个世界公民到一个假“世界公民”,命运发生转变,讽刺那些虚假无知的人。

四、结语

《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有明显的讽刺意味。它主要讽刺资产阶级社会腐败,人心沦丧,制度不公的现象。通过分析这篇小说,能更加明显感受到欧·亨利小说的讽刺美,了解他的讽刺艺术,了解当时社会现实,看清楚资产阶级封建剥削压迫下的社会本质。本文通过从微观上和宏观上对欧·亨利小说讽刺艺术的分析,分别论述小说中体现的暗讽,讥讽和反讽,其中又着重论述反讽的艺术魅力,能让读者更好地看到资本主义的黑暗和人性的缺失,促进读者对作者的艺术手法和写作特色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美)欧·亨利.欧·亨利中短篇小说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2]黄平.反諷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王庆光. 《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词义修辞格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作者简介:

武丽婷,女,河南安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讽刺亨利
警察与赞美诗
找找看
亨利园丁和小怪物
大公鸡亨利
新世纪以来国产歌舞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中的艺术赏析
赛博批评视角下对英剧《黑镜3:白色圣诞节》的解读
《一小时的故事》
《哥儿》作品赏读分析
浅析鲁迅《我的第一个师傅》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