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营养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2021-09-10 12:39燕红利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

燕红利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析研究,所有患儿随机为2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各项营养指标,观察组患儿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先心病患儿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各项营养指标,从而为患儿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营养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74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其发病率约占出生活婴的0.4%~1%[1]。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而无需任何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校正畸形[2]。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但如何在围手术期达到更好的治疗康复效果,仍是临床护理上在不断探讨的问题[3]。为进一步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析研究,所有患儿随机为2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儿中男9例,女8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21±1.34)岁,观察组患儿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23±1.32)岁。所有患儿经超声医学影像技术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且患儿家属全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基本知识普及、术后宣教、常规心理疏导等。

1.2.2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同时,加强患儿的营养护理。具体方法:(1)营养评估。对患儿进行营养评估,包括测量患儿的身高、体重、骨钙含量等[4],同时抽取患儿静脉血,测定患儿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从而确定患儿的营养护理方案。(2)建立专业健康营养团队。组织护理人员、儿科医生、健康营养师形成营养护理团队,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护理建议计划,同时严格控制蛋白质、脂肪等高热量食物摄入[5]。(3)营养护理。患儿每天摄入蛋白质量在0.7g/kg以上,针对体格较弱或营养状况较差的患儿,蛋白质摄入量在1.0g/kg以上,在保证蛋白质和热量摄入的同时,碳水化合物的占比在1/3左右,同时增加患儿维生素摄入,可增加菠菜、鱼肉、绿叶菜的摄入,年纪较小或消化能力弱的患儿,着重摄入营养高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抽取晨间静脉血,对比两组患儿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SPSS21.0处理,测量出来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查,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各项营养指标,观察组患儿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往往伴随着感冒、呼吸道感染、进食能力差等临床症状,生长发育差,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等状况。而围手术期也一般会出现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及消化道受损现象,加上手术前禁食的要求,许多患儿的身体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营养不良情况。而一旦患儿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各项身体器官不能得到充足营养,则会出现功能性衰退,严重的出现功能障碍,则会加重患儿病死率[6]。

为进一步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营养支持情况,降低围手术期出现的营养不良几率,确保患儿有足够的营养去维持各项器官、细胞、组织的正常运转,进行必要的临床營养支持与护理十分必要。合理的营养支持与护理不但能够防止围手术期患儿身体器官受损,还可以有效加速患儿组织修复速度,促进患儿康复。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与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各项营养指标,观察组患儿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进行必要营养护理,可以有效维持患儿营养水平,有助于患儿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青梅,张丹丹.营养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9):132-133.

[2]彭颖妮.营养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1(11):1484-1485.

[3]余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营养评估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11(6):786-788.

[4]王艳娇,安珊珊,贾艳等.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ICU期间的肠内营养智齿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3(12):876-877.

[5]张秀萍,曹倩,纪志娴等.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患儿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8,7(33):1561-1563.

[6]张慧文,顾莺,王慧美等.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用于先心病住院婴儿营养风险筛查的可行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9,11(4):15-17.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
早孕期软指标阳性筛查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联合降主动脉逆行跟踪法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的价值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右腋下小切口行小儿先心病手术后气胸发生的外科治疗
先心病术后ARDS患儿肺复张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