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探析

2021-09-10 07:22吴明春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4期

吴明春

【摘要】目的 探讨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药浴治疗婴幼儿感冒。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门诊就诊之0---3岁婴幼儿感冒病例94例,根据随机数表把全部病人随机地分成实验组47例与常规组47例。常规组病人于对症处理,采取服用小儿三九感冒灵;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配伍联合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药浴。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常规组病人的高,2组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实验组病人从服药开始鼻塞流涕、体温恢复正常、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去除时间都较常规组病人的短,2组病人对比差异都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药浴治疗感冒效果佳,病程小,能够降低患儿之疾病痛苦,减少医疗成本。

【关键词】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流行性感冒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4-045-03

刘征利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专门从事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专家,她所创立的抗病毒感冒方治疗感冒内服临床疗效国内国际公认,毋庸置疑,但药浴治疗感冒报道不多。婴幼儿感冒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婴幼儿感冒常见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不思饮食,具有服药难,依从性差,父母焦急,医护处理难的特点。本研究探讨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药浴治疗婴幼儿感冒,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门诊就诊之感冒病人94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6例;年龄为0-3岁;病史为 5至36小时;根据随机数表把全部病人随机地分成实验组47例与常规组47例。在治疗前都没有采取中药和西药抗病毒药物。其中常规组47例,男性27例,女性20例; 平均之年龄为(1.32±0.69)岁;平均之病程为(16.02±7.98)h。实验组47例,男性21例,女性26例;平均之年龄为(1.38±0.72)岁;平均之病程为(17.96±9.85)h。2组病人之年龄、性别、病史以及治疗之前病情严重程度等对比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存在可比之性质。

1.2方法

常规组病人:与对症处理(多饮水、休息,营养均衡;发热的时候服用退热药),采取服用小儿三九感冒灵。每天两次,五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病人: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药浴。冬春季节方:由金银花15-20克、生甘草6克、荆芥穗10-12克、柴胡15克、连翘12-15克、葛根15克、茵陈10-12克、生石膏30克、白芷10-12克、薄荷6克、苦杏仁10-12克、防风10克、蓼大青叶15克组成 ;夏秋季节方:香薷10-12克、板蓝根15克、藿香10-12克、荆芥10-12克、薄荷6克、生甘草6克、金银花15-20克、熟大黄6克、连翘12-15克、知母10克、滑石220-25克、生石膏30克。在原方基础上均加山楂20克、鸡矢藤20克,煎煮法同内服:中药浸泡20分钟,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煮15分钟,不盖盖子。每剂药用2次,每日药浴2次药浴时水温控制37—40度之间,叮嘱父母以其手试药液温度,以舒适为度,不可过冷过热。药浴前,可喝一小碗米汤或热粥(约100ml)。遵小儿稚阴稚阳、易虚易实之体,热退停药浴观察,不可过用。

临床之观察指标为:所以病例在治疗前、后查外周血白细胞、CRP,且每日记录病人之体温,流涕、鼻塞、咳嗽、纳差等临床症状 。

疗效之评估标准:其中显效为:治疗2天体温恢复正常,流涕、鼻塞、咳嗽、纳差等临床症状全部不见;有效为:治疗3天体温恢复正常,流涕、鼻塞、咳嗽、纳差等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无效为:治疗3天体温不减少,流涕、鼻塞、咳嗽、纳差痛等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为恶化。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計数资料用%表示,运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运用t检验。如果P少于0.05,则说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2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常规组病人的高,2组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2.2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2组病人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对比结果见表 2。实验组病人从服药开始鼻塞流涕、体温恢复正常、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去除时间都较常规组病人的短,2组病人对比差异都存在显著性(P<0.05)。

2.3 副作用对比

全部病人存在6例口服以后发生腹痛、恶心呕吐,(腹部B超没有不正常)实验组2例口服抗病毒合剂以后发生轻微的腹泻临床症状,经过耐心的解释,病人尚坚持根据疗程用药,在此阶段没有发生其他的副作用。

3 讨论

流感病毒 (IV,Influenza virus)为正黏病毒科,是负链、单股以及分节段之RNA病毒。于温带位置,流感病毒感染引起之呼吸道感染含有季节性流感以及流感大流行,其病情之轻重各异,每年冬季(十二月份到第二年的三月)为高峰期,同时局部之暴发流行有可能将连续6至8周;但热带位置之流行特点就不显著明显[1-2]。由于它有关范围大,来势十分的凶猛,所以流感流行带给群众健康引起危害之同时亦造成严重之社会影响。中药于时行病和重大传染病之预防与治疗当中之功效已获得了全球之赞同,已被写进了《中医药2016—2030纲要》当中。中医药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当中存在确切之效果[3-5]。

流行性感冒存在流行性特征,触而即得,致病普遍,所以为中医“疠病”范畴,为非其时存其气,应寒而温,地之湿气上蒸跟天之清气相配。时邪触犯机体,表邪内闭,蕴而化热,配合邪从热化,表现出外寒内热之“寒包火”现象;流行性感冒为非其时存其气,为外感毒邪,毒邪存在化火、凝聚特征,所以部位普遍,所以流行性感冒往往时间长、热势高,除了存在鼻塞、发热以及流涕等外感临床症状以外,亦存在肌肉酸痛、咽喉肿痛以及头疼等火毒 内蕴之特征。所以针对流行性感冒之治疗存在别于常规感冒之治疗,既局限在辛凉解表或者疏风解表,它的治疗方向自“伏气温病”之概念论治,来清泄里热,透表达邪,佐以清热解毒之治疗观念,为表里双解并清热解毒。

于这治疗观念上,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存在清透里热、疏风解表以及清热解毒之作用。其中金银花、柴胡、连翘、葛根存在疏风透表,并存清热解毒作用;生石膏存在气营两清,清泄里热之作用;而蓼大青叶、连翘存在明显的清热解毒效果。整个方以透、清、泄作为特征,特别符合流感之病因病机。现代药理分析指出,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蓼大青叶可利咽,且存在抗病毒之药理效果,蓼大青叶药材对于甲型流感病毒存在直接功效、治疗功效以及预防功效,蓼大青叶之有效单体对于流感病毒没有直接的灭活效果,亦不可以抑制流感病毒之吸附,而可以阻滞流感病毒于MDCK 细胞中之生物合成[6-7]。它的抗流感病毒作用较病毒唑、抗病毒口服液的好;文献指出,金银花内具绿原酸以及異绿原酸等,存在广谱之抗菌效果。

此内容表明,抗病毒感冒方配伍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于改善流感临床症状(例如咳嗽及发热等)领域较单纯地采取奥司他韦的好,减少病程,既能够有效地控制流感病毒之传染,亦能够快速地缓解病人之临床症状,存在标本兼治的作用,且能够减少治疗时间。刘征利教授抗病毒感冒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佳,病程小,能够降低病人之疾病痛苦,减少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钟南山,王辰,王广发,等.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版)[J].社区医学杂志,2011,9(5):66—74.

[2]ClarkNM,LynchJP.Influenza:epidemiology,clinical features,therapy,and prevention [J].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32(4):373—392.

[3]WangCZ,LiP,YuanCS.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therapy as treatment option for H1N1influenza[J]. Ann Intern Med,2012,156(2):166—167.

[4]叶明阳,涂娟娟,朱小燕.奥司他韦治疗基础上热毒宁治疗190例儿童甲型 H1N1流感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0,31(10):1533—1534.

[5]黄莉,杨琴.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427—1428.

[6]刘钊,杨占秋,肖红.中药大青叶有效单体抗流感病毒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42—46.

[7]崔伟亮,李慧芬,刘江亭.大青叶抗病毒抑菌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5):410—411.

彝良县人民医院 云南昭通 65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