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09-10 07:22张国林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昏迷气管插管

张国林

【摘要】目的:对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经随机抽签法分组,观察组150例,采用气管插管后洗胃的方法;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洗胃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洗胃成功率、感染率等。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洗胃成功率分别为95.33%、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8.67%、80.67%);窒息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0.00、10.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67%、32.00%)(P<0.05);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9±1.34)min、(6.03±1.4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7.35±1.27)min、(10.98±2.56)d](P<0.05)。结论: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洗胃,能够进一步提升洗胃成功率、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可有效避免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缩短患者胃管留置和住院时间。该方案值得在临床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抢救中推广。

【关键词】气管插管;洗胃;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4-051-02

急性口服药物中毒在急诊医学科较为常见,患者口服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送诊时间、抢救措施等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情况。洗胃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口服药物中毒的主要措施,可为患者的后续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但对于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在使用传统席位方法对其进行洗胃操作时,因为患者无法主动配合,且咽喉部肌肉松弛、舌后坠,吞咽功能减弱或者消失,咳嗽反射不明显,因此往往容易导致胃管无法顺利插入或者误入气管中,一旦误入气管将造成血氧饱和度下降,将导致患者缺氧加剧、神经系统改变,威胁患者生命[2]。此外,在洗胃过程中,昏迷患者极容易因为误吸呼吸道的分泌物、呕吐物而导致呼吸道阻塞,继而引发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3]。但洗胃仍然是急性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为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洗胃方法,本次研究分组探讨了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分组,观察组150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15-81岁,平均(44.17±3.42)岁;包括65例镇静催眠药物及精神类药物中毒、23例聚酯类药物中毒、12例不明药物毒物。对照组150例,男95例,女55例,年龄16-81岁,平均(44.20±3.19)岁;包括67例镇静催眠药物及精神类药物中毒、24例聚酯类药物中毒、9例不明药物毒物。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信息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入院后,对两组患者开展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生命体征检测、血气分析、建立静脉通道、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等。

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后洗胃:经患者口气管插管,成功插管后将适量气体注入导管气囊,封闭腔隙,防止漏气、避免患者吸入胃内容物。结合患者昏迷程度和病情程度,選择性予以机械辅助呼吸或者导管呼吸。插管完成后,即刻开始洗胃,在胃管外部涂满润滑油,然后经由口腔缓慢、轻柔插入患者胃内,在插入过程中,若遇到阻碍,则使用喉镜明视下辅助插入,插入完成后,将胃管固定并与全自动洗胃机相连接,开始洗胃。每次灌注洗胃液体量控制在300-500ml之间,反复灌注至流出的洗液澄清无味。

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法洗胃:直接插入胃管后将其与全自动洗胃机连接,反复洗胃至流出的洗液澄清无味。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洗胃成功率。其中,一次插管成功是指胃管一次性顺利插入。洗胃成功指患者在整个洗胃操作中,胃管顺利插入,且未因为窒息、误吸等因素导致胃管操作停止。否则,认为洗胃失败[4]。

记录洗胃操作中,两组窒息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其中,洗胃后1天行胸部X 射线片检查,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两肺有不规则的片状边缘模糊阴影,则认为发生吸入性肺炎。

记录两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各项研究数据展开分析对比,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洗胃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洗胃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窒息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窒息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表3所示。

3.讨论

对于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昏迷患者,洗胃仍然是减少药物毒性、争取治疗时间的不可省略的环节,因此,如何保证洗胃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昏迷患者洗胃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有研究提出可在洗胃操作之前,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通过气管插管清除呼吸道异物、封闭气管腔隙等方式,保证后续洗胃的安全性与有效性[5]。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气管插管后洗胃的方法,获取了较好效果。数据显示,150例观察组患者全部洗胃成功,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67%的洗胃成功率(P<0.05),且一次插管成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窒息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指标数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更短(P<0.05)。分析原因主要如下:(1)气管插管过程中,导管气囊密闭了气管腔隙,因而能够有效防止患者胃内容物反流,避免气道阻塞、昏迷、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胃管置入时间[6];(2)气管插管所建立的人工气道和必要时辅助机械通气的方式,能够给予合并呼吸衰竭的昏迷患者早期气道支持,避免患者因为呼吸不长等因素导致洗胃操作中断,因而可保证较高的洗胃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昏迷患者,在对其进行洗胃时,采取先进行气管插管然后再洗胃的方法,将获得比常规洗胃方法更加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升患者洗胃成功率,避免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有效缩短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陆志娟.气管导管引导下置胃管术在急诊口服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饮食保健,2017,4(27):161-162.

[2]曾忆恋,张珍,黄春华.急诊常见三种洗胃管固定方法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8,38(12):52-54.

[3]刘洪道.超细电子胃镜在急诊盲插鼻胃管洗胃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8,29(21):3055- 3056.

[4]翁昕燕.保护性气管插管后洗胃在急诊中毒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88.

[5]邹礼军,章立雄,夏辉.气管插管在口服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4):328-330.

[6]邹修梅.气管插管与洗胃同时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8,(27):288.

文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文山 663000

猜你喜欢
昏迷气管插管
脑出血昏迷患者早期气管插管60例临床分析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ICU护士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现状因素探讨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
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