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2021-09-10 07:22韩永威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3期
关键词:替硝唑阿莫西林不良反应

韩永威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用阿莫西林方案、替硝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阿莫西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临床观察指标主要包含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急性肠胃炎患者来说,相较于传统单用阿莫西林方案来说,替硝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治疗能够兼顾安全性,联合用药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关键词:替硝唑;阿莫西林;急性肠胃炎;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57-02

作为临床消化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急性肠胃炎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规律、误食包含毒素与原菌素的各种食物,使得肠黏膜、胃粘膜发生炎症。夏秋两个季节属于急性肠胃炎的高发季节,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腹泻、腹痛以及恶心等症状,且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还会呈现为腹部痉挛、发热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从临床传统的治疗方案来看,阿莫西林是急性肠胃炎常用的药物,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不够理想[1]。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临床越来越提倡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鉴于此,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替硝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供参考与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某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为(40.3±9.4)岁。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为(40.4±9.3)岁。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单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给药,每次用药450mg,每日3次。对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替硝唑进行治疗,每次口服替硝唑200mg,每日服用1次,倘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要适当增加替硝唑剂量,每日服用2次。两组患者均进行一周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治疗阶段,医师需要针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生活干预,即保持饮食的科学合理,同时坚持规律的作息。

1.3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指标主要包含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参考文献[2]中有关指标:①显效:为期7d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恢复正常状态;②有效:为期7d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效好转,大便情况明显改善;③无效:为期7d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大便情况均没有明显变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22.0,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选择%表示,x²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当中皮疹2例、头晕2例、恶心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6/35),当中皮疹2例、头晕1例、恶心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²=0.108,P>0.05)。

3讨论

社会与经济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生活习惯、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的变化,使得急性肠胃炎发病率呈现为不断增长的态势。正如上文所述,急性肠胃炎的不断发展,往往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就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阿莫西林作为临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常用抗生素,其本身在需氧革兰氏阳性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方面具有理想的抗菌活性。通过临床用药,阿莫西林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针对细胞壁合成功能发挥抑制作用,最终有效消滅细菌。在患者服用阿莫西林后,胃肠道在阿莫西林方面的吸收率能够达到75%~90%之间,同时药物本身不会由于患者正常饮食受到感染,通常能够在1~2h之间实现峰值的药效。阿莫西林半衰期通常在1~1.3h左右,肝内代谢24~33%左右,6h之后,能够从尿液当中排除45%~68%左右,其余部分主要从人体胆道进行排泄[3]。倘若患者本身肝肾功能存在异常情况,阿莫西林的半衰期则在7h左右。作为一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替硝唑能够对梭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以及加德纳菌等发挥良好的抗菌功能,当替硝唑浓度达到2~4mg/L的情况下,能够对大多数厌氧菌发挥有效的抑制功能,对致病菌内部DNA合成发挥抑制作用,通过阻断细菌增值的功能,实现灭菌的目标。当患者口服替硝唑之后,能够完全吸收,同时在诸多组织当中具有理想的分布浓度,包括生殖器官、肠道、腹部肌肉等,而在肝脏、脂肪等组织当中的分布浓度则相对较低。对于急性肠胃炎患者来说,通过替硝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两种药物能够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进一步发挥杀菌功能,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此外,由于替硝唑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较低,仅存在个别案例发生眩晕、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其并不会导致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焦合主等在“急性肠胃炎患者给予阿莫西林与替硝唑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系统阐述了阿莫西林与替硝唑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优势,其认为联合用药方案的整体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相较于传统单用阿莫西林治疗方案来说,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明显增加[4]。本研究当中,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患者来说,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与上述研究结论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肠胃炎患者来说,联合用药方案应当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进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能够兼顾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新强.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13-14.

[2]李源.诺氟沙星与加味藿香正气丸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有效性临床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67.

[3]李宏芳.藿香正气丸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急性胃肠炎效果观察[J].医疗装备,2015,28(16):159-160.

[4]焦合主,赵井伟,单艳芳.急性肠胃炎患者给予阿莫西林与替硝唑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2):12-13.

(湖北科技学院 437100)

猜你喜欢
替硝唑阿莫西林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价值评价
阿莫西林要空腹服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