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消渴病痹症的效果观察

2021-09-10 07:22吴晓红王秋侠马婷婷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穴位按摩

吴晓红 王秋侠 马婷婷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消渴病痹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消渴病痹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足浴配合按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肢体麻木、疼痛及手足畏寒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予以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消渴病痹症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及护理,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予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及手足畏寒等症状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药足浴;穴位按摩;消渴病痹症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3-046-03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祖国医学将其归于“消渴病”范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病痹症”,本病可引起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等多神经病变[1]。DPN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蚁行感、肢末刺痛、肢体发冷等感觉,活动后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引发糖尿病足,其发生率可高达60%-90%,致残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2]。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与常规治疗及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收治的120例消渴病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由伦理委员会通过,确保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男 33例,女27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25±9.66) 岁;观察组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1.40±8.58)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

1、WHO(1999年)目前国际通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消渴病痹症的表现相符。

4、以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DPN:

a. 温度觉异常;

b. 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c. 振动觉异常;

d. 踝反射消失;

e.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

5、排除其他病变如颈腰椎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塞、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等。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4]。

(1)病史:有消渴病,或消渴病久治不愈病史。

(2)主要症状:运动障碍、四肢远端感觉,表现为肢体麻木、肌肉无力、疼痛等。

(3)主要体征:痛觉、压力觉、温度觉、震动觉的缺失、跟腱反射减弱等。

(4)辅助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物理学检查的异常改变,NCS和QST中至少两项异常。

(5)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他神经病变。

1.3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一般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及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减弱等。

1.3.2排除标准 排除颈腰椎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塞、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等疾病。

1.4方法 研究对象均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以及常规降糖治疗同时辅以常规护理操作,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或联合应用以控制血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足浴所用药物为:鸡血藤、艾叶、川芎、透骨草、桂枝、木瓜、赤芍药、花椒、苏木、没药、红花、生麻黄、乳香等各30 g。先将药物浸泡于5L水中0.5 h,用煎药机将中药煎煮好,放入固定型号的"控温足浴器”,药液温度控制在39℃-41℃时可以将患肢放进足浴盆中(预防烫伤),保证药液淹没足部至小腿,熏洗后擦干患肢。穴位按摩先从足趾、足底、足背、足跟、足踝及小腿部依次按摩,重点按摩足三里、涌泉、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以按、压、揉、拍等指法,力道先轻后重,每个穴位3分钟。按摩20分钟至穴位热、麻、酸、胀感为宜。最后按摩足底反射区穴位,每个反射区3分钟。熏洗与按摩护理保证各30 分钟每天,1次/天。

1.5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1.5.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疗程后(4周)按以下标准进行神经病变症状评分[5]:①肢体麻木。0分为无麻木;1分为肢端发麻;2分为持续麻木仅限于手足;3分为肘下或膝下出现持续麻木。②肢体疼痛。0分为无疼痛;1分为偶尔出现刺痛,30分钟内可缓解,每天疼痛时间小于3 h;2分为按压疼痛加剧;3分为明显疼痛、拒按,需服止痛药方能缓解。③手足畏寒。0 分为无发凉;1分为肢端不温;2分为肢端发凉,身体畏寒;3 分为得温难减,肢端畏寒。

1.5.2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消渴病痹症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6]。

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指标。

显效:消渴病痹症患者经过治疗后,肢体麻木、疼痛及手足畏寒症状以及体征消失。

有效:消渴病痹症患者经过治疗后,肢体麻木、疼痛及手足畏寒症状以及体征缓解。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6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計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2疗程后(4周)肢体麻木、肢体疼痛和手足畏寒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治疗1~2疗程后(4周)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消渴病痹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予以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效果优于仅常规治疗及护理。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与常规治疗相比较,有多种优势。中医足浴能起到調整气血、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7],从而能改善足部神经及周围组织血供、促进自身功能调节[8]。中药足浴温通经络,促进熏洗药的吸收,使药液通过患者皮肤渗透和吸收,具有疏通气血、驱除病邪等功效,改善患者肢体疼痛、麻木及手足畏寒症状以及体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熏洗药中的没药、乳香、红花与鸡血藤具有行气舒筋、活血散瘀的功效,川芎能够行气止痛,赤芍药可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诸药合用以达到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按摩穴位能够补气行气,足又为心之辅,足底反射区与脏腑互相对应[9]。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保持气血平衡,改善病变处微循环,提高机体正气,消除皮肤凉感与疼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消渴病痹症患者肢体刺痛、麻木的主要原因,运用穴位按摩可以改善患者气血循环,一气周流,通则不痛,气血周循,滋养周身,荣则不痛,故而穴位按摩对缓解消渴病痹症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有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肢体麻木、疼痛、倦怠乏力及手足畏寒症状的缓解效果明显。综上所述,消渴病痹症患者应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能够更加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且疗效较好,具有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涛静,龚艳冰,周晖,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诊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2433-2436.

[2]袁秀红.李国秀.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1.8

[3]贾伟平.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 (1) :4-67.

[4]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Chines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Diabetes Prevention Guide.Beijing:China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Press,2007:25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33 -237

[6]方朝晖,陈晓雯,牛云飞,刘怀珍. 消渴病 (糖尿病) 中医诊疗方案[S].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09),826-828

[7]李金花,李惠林,赵恒侠,等.温经通络熏洗方治疗DPN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 1) :51-53

[8]常芳,刘彦飞.穴位按摩指导联合温水足浴在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2(45),40.

[9]左文仁,付丽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1(08):85-87.

作者简介:吴晓红 ,女 ,1976年2月生,汉族 ,安徽亳州市人,本科,副主任护师,亳州市中医院,研究方向:糖尿病护理。

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 236800

猜你喜欢
穴位按摩
子午流注辰时、巳时穴位按摩改善乳腺癌化疗后延迟性呕吐的临床研究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艾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运动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
经络拍打结合穴位按摩用于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排石疗效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热敷与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乳房胀痛及泌乳的影响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