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化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9-10 07:22曾玲玲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临床护理路径化疗

曾玲玲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化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共计70例,研究开始时间是2019年3月,结束时间是2020年6月,35例是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35例是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配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内膜癌;化疗;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3-084-02

子宫内膜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在妇科肿瘤中,排名第三,其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和卵巢癌[1]。当前,子宫内膜癌患者胡亮逐渐增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采用化疗,但在治疗期间,患者因恐惧疾病,伴随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且化疗可引起多种毒副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治疗依从性差,需重视护理干预。本文将以7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共计70例,研究开始时间是2019年3月,结束时间是2020年6月,35例是对照组,35例是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年龄为32~65岁,平均年龄(51.29±0.77)岁。病程为0.55~3年,平均病程(2.18±0.32)年。病理分期为Ia期7例,IIa期12例,Ib期11例,IIb期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3~66岁,平均年龄(55.31±0.52)岁。病程为0.7~4年,平均病程(2.69±0.36)年。病理分期为Ia期8例,IIa期11例,Ib期9例,IIb期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为其进行常规化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前术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告知患者病情发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手段,定时为患者进行病房清洁消毒。

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心理护理:从患者确诊当日起即为其展开认知行为干预及支持,心理干预方案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心理评估结果及其知识接受程度进行实时调整。每周进行2次,每次进行30min左右。2)生活行为纠正与干预,引导患者每天进行20-30min的有氧运动,同时强调膳食结构合理,作息规律,选择新鲜及富含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嘱咐患者多饮水,饮食清淡,少食多餐。3)健康宣教工作的开展,在患者确诊后立即组织患者参与疾病知识宣教座谈会或视频讲座,在组织宣教语言时,注重将医学专业化语言转化为日常交流性语言,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从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剖析疾病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进展、并发症预防、临床干预手段有更全面的认知。4)音乐疗法干预,音乐疗法是缓解患负面心理及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可根据患者喜爱在病房内播放乐曲使患者的精神及肌肉得到放松,使患者抑郁症状得到缓解,提升其睡眠质量。

1.3评价标准

评价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其中焦虑情绪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抑郁情绪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评估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是SF-36量表,评估指标包括认知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情绪功能、社会功能,随着分数升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ASS24.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对比,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X2检验,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前HAMA评分是(13.29±2.24),HAMD评分是(14.09±2.12);参照组护理前HAMA评分是(13.62±2.62),HAMD评分是(14.42±2.13)。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是(6.06±1.12),HAMD评分是(6.63±1.25);参照组护理后HAMA评分是(9.52±1.22),HAMD评分是(9.08±1.1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T=4.5523,T=4.0918)。

2.2组间生活质量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是(70.72±3.27),参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是(70.91±3.52)。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是(90.62±4.72),参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是(82.26±3.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T=4.5923)。

3讨论

子宫内膜癌属于妇科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降低生活质量。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转移率,且死亡率高,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延长生命[2]。但是,由于害怕化疗会影响生殖功能和丧失特有的性器官,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基于这个原因,在化疗期间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至关重要。临床护理路径为新型护理方案,重视患者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在护理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心理评估结果及其知识接受程度进行实时调整。每周开展2次,0.5h/次,使用音乐疗法辅助患者睡眠,改善睡眠质量,使患者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同时注重患者的个体化心理变化情况,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与情感需求为患者展开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心理疏导工作,患者可及时宣泄内心苦闷,继而改善不良情绪[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統计学意义。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配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颜清.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内膜癌化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家有孕宝,2020,2(14):67.

[2]赵洋.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化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251-252.

[3]黄淑芬.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内膜癌化疗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7):93-94.

平阳县中医院 浙江温州平阳 325401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临床护理路径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跟踪导练(二)(3)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