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

2021-09-10 19:39胡恺维
武魂·智慧课堂 2021年3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意义

胡恺维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德育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最为主要的途径。这些活动将会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认知和评价等方面。学生在之后是否能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正确的德育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取也会影响到小学生的成才、能否在之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促进社会的发展。因而,在当前的教育中,必须加大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以小学教育为主,将其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合起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意义;策略

引言

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阶段,并且对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小学教育的阶段,不仅要教育小学生基本学科的文化知识点,还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学校作为能给学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之一,应该要时刻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德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全方面地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

1小学生的德育发展中增添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

不管什么阶段,教科书的学习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指引,不仅包含了对学生们学科知识的教育,也包含了对学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的教育指导。所以在小学生的教学课本上需要增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重,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教育中。所以在对小学生德育发展的教育形式上,对小学生的德育教科书进行改革创新,增添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这些教科书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指引学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方面提高小学生德育发展时的综合素养与爱国情怀。此外,在小学生的德育发展中还需要增添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从小培养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态度,肩负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做出奉献。另外,在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方面,还应该加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融入。从小学开始,就要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让他们能够切身体会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够取其精华,将中华优良美德发扬光大。因此,需要将小学德育教科书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和教学,让小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从而能够自觉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让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有涵养、有素质、有理想的优秀。

2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机制

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德育教育融合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因此要促使小学生可以全面准确的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理论,构建出一套科学、全面和有效的小学生心理认同机制和行为实践机制,共同形成小学生德育教育机制,进而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学校是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学校中形成小学生这两种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校应当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放在首要位置,为学校学生学习创建舒适的环境,同时考虑到小学生心理接受的程度,从其信念、认知等各个方面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之路,进而使小学生结合这些探索效果和相关活动的创建,如传统文化论坛和经典国学作用诵读活动等,来获取社会实践和做人的重要道理,坚定自己的信念,规范自身行为,促进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3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

德育课教师是小学生价值观念的引路人,德育课教师具有特殊的教育使命,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课,加大了对学校德育课教师的挑战,因此,提高德育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帮助德育课教师在德育课授课过程中更好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这样一来,学校不仅要聘用具备专业知识的传统文化教师,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和探讨,定期考核,加大力度组件一直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德育课教师自身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自觉并且透彻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氛围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要根植于到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学校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真正符合自身的实际定位、发展需求和历史文化,根据校情校史、文化特色以及发展思路等,在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而使小学生们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其次,小学校园文化必须要注重文化载体的创新。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载体能更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传递给学生,把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结语:

在小学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课程中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完成,这需要各个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分析研究并及时改进。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目前各小学学校在两种教学课程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好上面提出的各项策略措施,将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与传统文化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小学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姚军.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J].学周刊,2020(11).

[2]余小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院校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探究[J].公关世界,2020(12).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十二完全小学 425600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