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2021-09-10 07:22刘灿玲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具体策略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刘灿玲

摘要:道德与法治观念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明确的观念,只有拥有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才不会做出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事。因此道德与法治观念建设也是我国一直以来着重开展的工作之一。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的黄金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培育,对学生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但是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单纯的依靠课本的讲解,很难起到实际效果,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通过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效率,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因此本文主要从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具体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和法治观念培养,因此在各学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我国设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用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枯燥讲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无聊情绪,不听课,以至于导致道德素质与法治观念培养不到位。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有必要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培养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利用情境教学培养道德与法治观念

情境教学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通过具体情景的设计,结合需要教学的相应内容,让学生在无法实际抵达原场景的情況下,尽可能体验原场景带来的直观感受。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加强学生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的培育。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公民义务》章节中,单纯的通过理论内容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具体感受公民义务的内容[1]。因此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章节内容的教育,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扮演企图从我国盗取机密的外国间谍,然后让其他同学依次饰演被测验者。外国间谍同学的扮演着需要向被测验者的同学提问,套取机密文件所在地区,来测试被测验者的反应,从而让学生更加能够体会“保守国家秘密”这一公民基本义务。或者在教育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这一条基本义务时,可以让几名同学扮演欺凌少数民族同学的场景,然后对该场景进行提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随后让学生扮演自己的做法,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更能体会课本内容,提高对课本知识的重视程度。同时教师也有必要在情景模拟结束后,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评价,并且将正确做法教导给学生,防止学生出现以暴制暴,或者其他不理智的行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和高尚道德。

二、利用案例教学培养道德与法治观念

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分析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的案例,得出与课本知识相契合的结论。利用案例教学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相关课本内容的印象,从而有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例如在《在集体中成长》一章中,涉及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和学生实际紧密结合的关系,可能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就会遇到相似内容而无法解决。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创建,来进行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从案例中能够得到启发也能学到知识。例如创设案例:小红家境优渥,从小养尊处优什么活儿都没做过,刚刚升入初中,接受集体生活的她还是不愿意去接触打扫卫生,打水等工作,常常让她的舍友代替她。一开始舍友都很愿意帮助她,但是久而久之大家反而开始疏远她,请思考这是为什么?通过这个案例的提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考虑小红舍友疏远小红的原因,并且更进一步进行自我剖析,分析自己是否也因为类似的问题被集体排挤,从而更好的改正自己,培养更好的道德情操。

三、利用模拟法庭培养道德与法治观念

模拟法庭顾名思义就是对法庭内容进行模拟,由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并不涉及条目众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内容,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模拟法庭的形式,让模拟法庭更像是情境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的形式。利用模拟法庭的形式,无论是参与其中的被告,原告和法官,还是观众,都会有极大的兴趣投入其中,从而更好的内化知识,吸收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授课结束后的课堂时间进行模拟法庭,发布真实案例交给学生评判,内容可以采用具备社会热点争议的道德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例如“摔倒老人该不该扶?”,“外卖小哥迟到该不该给差评?”等与社会接轨的道德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话题内容的思考讨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深度。

四、利用小组合作培养道德与法治观念

合作探究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下对学生的一项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更好的弥补自己的缺漏,帮助自己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应用在话题讨论内容方面,例如在课本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初中生能不能打耳洞?”等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思考,让大家畅所欲言形成最能够代表本组的答案,并且和其他组进行交流,最终由教师总结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对于答案的印象更加深刻,更好的记忆课本知识内容。同时小组讨论也可以更好的应用在课外道德问题讨论中,例如让小组讨论“接受服务员服务应不应该道谢?”,“保安阻止外卖员进小区是否合理?”等社会道德问题,通过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深化对于社会道德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提高道德素质。

五、结语

我国十分重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法治观念的培养,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和法治观念提高,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一直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无一不渗透着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的重视。而初中作为培养道德与法治的重要阶段,更有必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具备道德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 邢亚文.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途径[J]. 试题与研究, 2020(34).

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中心学校 山东 新泰 271224

猜你喜欢
具体策略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