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增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

2021-09-10 07:22李水琼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

李水琼

【摘要】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方式,在当今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好品行的人更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品德和思想意识,培养学生敬畏法律养成良好的人格修养。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课堂效率

【引言】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良好道德品德的关键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开展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这一课程对于学习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这门课程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开展探索性的研究,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才能够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因此,本文就对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进行了分析。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开展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教师在讲解时如果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文案进行讲解会十分枯燥,学生也无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讲解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够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真正意义。因此在课堂上就需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在课堂导入、课堂情境和课后作业上都能够让学生理解学习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自觉养成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

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问题联系了解当地的民族习俗。从生活角度出发以教材为支撑建立教学模块,真正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道德与法治课的源泉就是社会生活,生活化教学才能充分激发道德与法治课的活力。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会涉及到师长情谊,通过生活化教学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了师生交往和亲情之爱。而在七年级下册中《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发生矛盾需要有效的调节,而不是通过打架斗殴等这种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的模拟,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师就可以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我们的具体生活,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权利,而生命却是最伟大的只有一次,需要我们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并感受生命的意义。只有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生命的含义,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

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社区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例如爷爷奶奶等老人、叔叔伯伯父母等长辈,哥哥姐姐等成人,他们每天都有着各自的工作,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则需要努力学习。通过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感受到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转变学生观念,正确对待道德法治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现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效果并不乐观。结合实际,紧扣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游戏、竞赛、讲故事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主要讲解了法律和法律的意义。在我们生活周边就存在着很多体现法律意义的案例,如果教师课钱认真鉆研教材,精心设计故事,让学生演绎出来,更能让学生体会“无规矩不成方圆”,激发学生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规则在有条不紊的实施,交通规则保障出行安全,排队保障生活秩序。

通过生活事例的讲解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通过游戏、竞赛聚集学生注意力,收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都会有法律约束,对于违反法律的人会受到法律的惩处。正是有了法律的出现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任何触犯法律的人都将受到惩罚,所以才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保障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护航。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列举生活中一些案件,比如那些偷盗、抢劫、打架的事情,让学生了解这些具体情况以及后果使学生能够敬畏反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融入一些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的观赏兴趣。但是所选择的影片、图片需要与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如我在导入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自己的第2课时《做更好的自己》时播放了《手语舞: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歌曲给你哪些启示?我们怎样才能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使用教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进入主题:我们要做更好的自己,既要接纳自己的缺点,还有学会欣赏自己。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资源,选择贴近初中生的相关案例弥补教材的短板,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仅会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在意识上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好影响。

三、开展实践教学,用情境感悟激趣提效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实践教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俗话说,演戏进入角色才能演出真情,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对于有些实践性强、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表演法”可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又能刺激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首先可以教师可以提前进行情景构建,在课堂内通过创建相关的情景,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就可以编造一个舞台剧:模拟交警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情景。一些学生扮演群众,两名学生扮演交警,模拟处理事故和出行等情况让学生感受,其他同学也需要做出评价。通过这种模拟情境的方式提高了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也在班级内更好地开展学习。其次可以进行实地感受,通过实地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影响十分重要。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社会生活,也可以参观一些博物馆等场,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脱离具体生活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深挖、创新,更易于初中生掌握道德和法治知识,同时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所以,进行实践性教学拓展,通过模拟情境更能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和法治的意义,做到激发学习兴趣,增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益。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这门课程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程讲解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对法治的敬畏之情,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冠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刍探[J].成才之路,2020(21):23-24.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合什镇初级中学校 644615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