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指导策略探讨

2021-09-10 07:22杨莉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高年级写作教学

杨莉

摘要: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年龄层面的跨度较大,而这也导致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需要注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教学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方面的知识时,为了提高写作能力,需要教师运用更具效果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围绕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展开策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指导策略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情绪感知能力普遍较强,内心世界所思所想比较丰富,然而,受到表达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即便内心有大量创意性的想法,也不知道如何用文字进行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进步发展。为了转变这种状况,要求教师从多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开启习作的情感闸门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特点比较鲜明,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就会注意到班级内部既有性格比较敏感,对情绪感知较为有天分的学生,也存在性格天生粗枝大叶,对很多细节问题不会注意的学生。在此背景下,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情感,并且将这种感知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应用到日常写作的环节当中。

例如:在引导学生写作《我最感谢的人》这篇作文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注意这篇作文的描写,偏向抒情记叙文,学生需要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较多的情感以及情绪描写。将自己对于将要描写的人的感谢之情用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写作一篇这样的文章,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把内心中的复杂情感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局限性,在教学这篇作文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班级内部的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视频,让学生分段聆听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接下来教师可以将这些颁奖词一一呈现在课件上。让学生仔细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并且思考自己是否有被这些语言感动,并且将其中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尝试将这些句子应用到等会儿要写的作文当中。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人物,引导学生挑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来谈一谈自己对他的感受,并且写在纸上和小组内部的同学互相分享观点。这一过程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提前学会抒发内心所思所想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写作环境。当这一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运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在班级内部挑选几名日常比较擅长写作的学生,让这部分学生站到讲台上,将自己写作的感想朗读出来。当一名学生站在讲台上进行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台下的学生注意聆听,并且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认真分析其中的表达特点,并且尝试将这种句子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通过观看视频培养情感学生写作练笔,互相借鉴经验,培养基础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于減轻学生的写作负担。在正式开始写作环节之前,扫清写作障碍,提高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综合提升其写作水平。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掘习作的个性源泉

小学阶段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写作的文体就是记叙文,写作记叙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存在很高的难度,这种文体就像是写日记一样,简单自然,只需要将日常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迹用平时的语言记录下来即可。尤其是对于五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写日记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这种背景下,将日常的叙事能力再提升一个档次,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用更具创意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日常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对于五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记日记需要耗费一定的学习时间,因此要是需要秉持自愿自觉的教学态度,不需要强制性要求所有学生每天必须记日记。而是引导学生,如果哪天生活中发生的比较有趣的事情,就要记录在日记本里,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学习负担,反而会让学生养成日常记录生活的优秀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这样教师在开展下一次作文课活动的时候,学生们就可以直接将日记本拿出来,从中翻找日常记录下来有趣事件,将这些事情重新组织语言写成记叙文,轻松解决了小学生写作难以寻求素材的困境。

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属于比较理想化的教学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教师想象的那么强烈,因此除了依靠学生日常自主记录日记之外,教师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局限性。有些学生天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精神就比较弱,教师如果没有对学生提出强制性的要求,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主动认真记录日记,这也给教师的写作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演讲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生活素材的积累。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课的时间开展“我是演说家”的小型活动,在引导学生写作《这件事,让我难忘》这篇作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主动站上讲台,讲述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那些趣事。通过不同学生在讲台上的讲解,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很多个故事的积累,在听他人的生活经历时,学生也会主动回忆自己之前经历过的很多事情,一时之间素材的积累就可以达到比较丰富的程度。当完成这一步骤之后,教师也可以对五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升华教学。比如单独拎出来一件比较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让学生思考:通过这件事,你可以明白什么样的道理?并且将这些道理写作到作文当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参加写作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到足够的写作素材,并且升华自己的思想,用更具高度的视角来看待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培养优秀的文字功底。

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能够引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成长,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让小学生的内心和情感世界积极健康的成长,为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甲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1,(5):45-46.

[2]吕文瑞.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思考[J].学周刊,2020,8(8):47-48.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富溪镇史东小学   四川省内江市  641000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高年级写作教学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