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021-09-10 07:22王芹花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朗读教学农村

王芹花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评价语和教学过程安排至关重要。从目前的朗读现状看,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本文探讨了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以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付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前言:

在农村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中,如何设计学生的朗读学习目标,如何对学生在朗读中的基本朗读技巧上进行评价指导,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文朗读教学,形成“教学评一致性”,尤其重要。基于此,本文联系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探讨了从形成朗读“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和“教学展开”一致性的角度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设定合理的朗读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评一致性

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小学生的朗读水平的和朗读能力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为学生制定准确的小学语文朗读学习目标。只有在设定合理的朗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融贯在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方面面,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将教学评一致性继续执行下去。

在此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制定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来测试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把小学生在平时、期中和期末语文考试中的阅读部分的成绩加权平均,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朗读水平和表现作为小学生朗读水平的参考依据。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课堂中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深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教师设定合理正确的朗读教学目标奠定殷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成功实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为小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设计合理的朗读评价任务,确保教学评一致性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的基本任务是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合理的教学评价策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进行高效的评价。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自己设定合理的朗读评价任务,为在朗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奠定殷实的基础。

例如,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这一朗读课的过程中,其主要朗读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读准“钓”、“拢”,“耍”和“装”等生字词,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体会到作者在草地上玩耍时的欢乐之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草地的喜爱之情。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朗读教学目标设计出多层次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投影出这一节课的生字词,逐个让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指导这一个词念什么吗”,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再逐渐增大问题的难度,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学生:“朗读完第一个自然段之后,你们指导为什么作者称这一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吗?”,教师可以乘胜追击,接着提问学生:“朗读完整篇课文之后,你们品味到了作者想要表现怎样的情感吗?”,在学生卡在某一难度的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和评价,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从而促进教学评一致性。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安排,确保教学评一致性

要想提升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必须先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地了解文章,了解文章中人物角色、人物情绪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表现。因此,在实际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情景,融情入境,传授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成功实施。

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首古诗朗读教学过程中,这一首故事教学目标时让学生感情真挚地朗读这一首古诗,在朗读这一首古诗的过程中能夠体现和品味这一首古诗为什么营造的在传统节日时就会更加思念自己家中的家人的意境。为了更好地锻炼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思亲的意境,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巧妙地借助学生“团结互助”的力量,首先根据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实力和朗读潜力将班级的小学生氛围多个学习小组,随后让语文朗读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如何更好地、更具备感情地朗读这一首古诗。教师首先可以让小组中的小学生们轮流朗读这一篇古诗,而后小组内的学生可以针对性地对其他学生的朗读表现做出评价,督促学生改进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现,从而在最高限度上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再如,在教学《童年的水墨画》这一课的过程中,这一篇课文的主要朗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也能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想象这一首诗歌所表达的对童年的美好快乐的生活的寄愿。为了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融贯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在班级上举办相应的朗诵比赛,学生自愿参赛,让学生自主挑选《童年的水墨画》这一篇文章的经典段落,让学生轮流站在讲台上进行朗诵表演,让学生表演出这一首诗歌所表现的对童年美好的寄愿。而这时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和教师就可以充当评委,记录学生在朗诵比赛中的表现(朗诵情感、朗诵水准和朗诵声音等都可以作为参考依据),为参赛选手进行评价和评分,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教师可以对参赛选手进行一定和表扬和实质性奖品鼓励。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参赛选手的朗诵方法和技巧进行点拨,这时教师也可以让未参赛选手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提高学生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总结:

总之,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达到教学评一致性,不断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创新自己对学生的朗读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和教学展开的一致性教学研究,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奠定殷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刍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9):68,70.

[2]蒋伟.方法指导为基,科学评价为辅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策略之浅见[J].教师,2020,(15):26-27.

[3]苏光庭.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4):68.

上杭县才溪小学 福建省龙岩市 364208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致性朗读教学农村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