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2021-09-10 04:42陈雪芳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雪芳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一直都很受大家关注,被认为肩负着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的重任。评价教学质量高低,通常会用“有效性”来做衡量,事半功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一种效果,但它却很难,或不经常实现。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简要分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因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解决策略。下面本文将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一直都被视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语文素养,也给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供了助力,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继续学习初中语文、高中语文,甚至是他们整个人生阶段的学习都有着重要影响。一直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都是以一篇篇课文(或文本)来做依托,让学生进行语音、基础汉字、句法语法、行文规范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不能够有效去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

一、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原因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陈寿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若想理解和深入认识语文知识和事物的本质,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这层意义上讲,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更能够帮助他们充分且有效吸收语文知识,进而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并且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之一,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语文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学习其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缺乏教学感染力

教学实践表明,同一篇课文由几位不同的老师去进行讲授,即便是面对同一学生群体,所收获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并且带给人们的感官享受,以及营造教学氛围的方法也是会有很大差别的,这些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和较为看重的教学感染力。对于一名专业教师来说,拥有良好教学感染力,不仅能够使词语的阅读更为悦耳,教学的姿态更为优雅,氛围的营造更为轻松,更为重要的是,对塑造个人教学形象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会使学生更容易喜欢上自己,从而使日后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反之,如果教师没有做到上述这些行为,就会缺乏足够的教学感染力,从而导致教学受到制约。

(二)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单一也是当前小學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低下的一个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语文阅读课的形式缺乏特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变化与激情,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语文阅读课不具备针对性,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每一篇课文的备课和授课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

3.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创新受到制约。单一的教学方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课堂授课缺乏足够的掌控。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导致教师的教学中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根据教案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却没有很好地正视问题。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强教学感染力

若想通过教学表现去打动学生,以实现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去学习,并提升阅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感染力。强教学感染力可以在原有关系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彼此间交流与沟通的有效性,也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进阅读教学活动中。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感染力的增强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去实现:

首先,老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拓展阅读范围和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不断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然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将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融入进教学中。比如在正式授课前,可以利用各种方式的教学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程中,要能够通过对课文进行阅读来了解写作背景、中心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对不同导入方式的尝试,选择出某一个或两个最为有效的导入方式,并将它们与正式教学方法和模式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导入环节的建设中,这对提升自己的教学感染力也是具有很好效果的。比如,引导学生主动去预习课文,让学生尝试用某一些导入方法来去阅读课文,以此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丰富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与竞争是可以被参考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当仁不让的好胜心很强,老师可以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特征,在阅读教学中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或3-4人为一组,或5-6人为一组,采用竞赛的方式指导他们去阅读课文,这样,学生的阅读热情便很容易会被点燃,从而使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得到提高。而另一方面,组内成员又可形成一种合作与协助关系,这对培养他们合作精神也是很有帮助的。以“快乐读书吧”活动为例,老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几则安徒生童话故事分配给每一个小组,让他们进行朗读竞赛。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记忆、朗诵的能力,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将一些课外阅读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阅读视野,还可以形成独立的阅读意识,增强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可以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阅读任务。

参考文献:

[1]舒莉.提高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07):71-72.

[2]方朝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6):120-121.

[3]梁雪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解析[J].天津教育,2021(06):181-182.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江滨小学,322000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