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21-09-10 04:42庄婉玲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融合

庄婉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科教育教学皆提高了标准和要求,这给较多的教师带去了较为沉重的教学压力和教学负担,当然,达成这些教育教学标准和要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需要讲究策略和技巧,不可一味的挪用以往的教学手段,这是必然。在诸多标准和要求中,就包含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内容,本次我们即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主题展开研究和探索,提出个人见解下的融合策略,希望可以让广大的初中英语教师获得灵感和启迪。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初中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较为丰富和成熟的经验、技巧,所以,围绕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主题展开研究和探索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还需初中英语教师认真看待这个问题并负责任的找寻两者的融合契机,还需为此付出较多的心力和劳力,相信会取得预期教育教学成果。

一、紧抓教师心理素质,强化榜样作用

要知道,不具备一个健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教师,大概率是不能培育出一个心理健全且健康的学生的,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所以,紧抓初中英语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合情合理的,方可为学生培养出健康及健全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提供助力。

在紧抓教师心理素质上面,还需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把握每位教师的言行举止,更要在校内鼓励教师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让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都可树立心理素质培养及健全意识,更要将其视为强化个人建设的重要目标,方可让教师有较大的进步和成长空间。当然,对于教师心理素质普遍较弱的学校,学校还可依托一系列培训和活动来强化和塑造教师的高素质心理,即可间接的为学生健康心理养成提供协助。

除此以外,待初中英语教师的心理素质得到显著强化后,还需教师有意识的在英语课堂发挥表率、榜样作用,要知道,初中生的模仿能力也是较为突出的,如若可以在学生面前表现俱佳,是可以让学生受到较好熏陶、较好指引的,方可保障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升。

二、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有利素材,实现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在英语素材中,充斥着各种内容、各种情感,这些都可成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砝码,英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有利素材挖掘出来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延伸,方可让有限的教学内容发挥出无限的教育教学价值,方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明白教师的用意,即可让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应有的成效,这是一种较为巧妙的融合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值得一试。

在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有利素材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标准和筛选范围,从而让英语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侧重点,如《Making friends》、《Looking different》等都是不错的可以渗透与达成心理教育的教学章节,教师也从课文中搜寻关键字、有利段落等让学生的懂得尊重他人、懂得礼貌待人和对话,还可围绕这两个主题引申出生活场景与生活事件,就可让初中生更好融入、更好思考、更好讨论和更好学习及成长,皆可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道理,即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然会助力学生客观看待问题并养成健康与健全的心理。

三、构建民主、平等课堂,和谐师生关系并消除心理健康發展阻碍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平等的课堂、不民主的课堂,还有不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是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养成、阻碍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其优越性及功效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达成目标下,初中英语教师是有必要为学生构建以一个民主、平等课堂的,除此以外,还要有意识的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方可消除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中的阻碍,也可进一步消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阻碍,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在构建民主、平等课堂中,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和观念对待学生,不可对学生有优差之分、等级之别,如若这样,只会激发学生反感、不满情绪,想要让其心理健康想必会很难。所以,民主与平等观念要体现在英语课堂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赋予学生举手并回答问题的权利要均等化,还包括学生参加活动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均等化,还要一视同仁的看待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在其他科教师眼中的优等生,在犯错后,也需接受公正的惩罚,从而奖惩分明,诸如此类的举措,都会收获学生的爱戴、皆可让学生心理平衡,自然有助于英语课堂中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和谐师生关系方面,教师要多从自身角度找问题、查缺陷,从而以平等的方式和学生相处,化解矛盾和消除误会是必要做到的,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者之余,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的家人,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便可更好的维系师生关系及感情,这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温床”和“土壤”,也为教师发挥榜样作用以引导学生培养健康心理,皆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四、以问题形式提高学生见识、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探查学生的学习水准和学习有效性而提出各种的问题以供其解答,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可将其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可以起到较好作用和效果的,对被动教育变主动教育也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我们建议问题是有简到难依次呈现的,前边的几个问题可充分围绕教学难点、重点设计和展开,后边的几个问题可在主题升华基础上设计和呈现,例如在交友为主题的课堂,可将社会真实案例搬入课堂让学生分析、讨论和解答,从而让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探索和阐述,来进一步明善恶、分对错,就可为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如若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限,相信会让心理健康教育从教师的被动实施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育人效果自然会更突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摆在初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务必要重视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目标,更要把握实施办法、制定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可让初中生于英语课堂中受益匪浅,相信会助力他们收获更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陆艳洁.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6.

[2]孙伟丽.关于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7(16):75.

泉州第十七中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初中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