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2021-09-10 05:12王丛丛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王丛丛

摘要:物理始终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对自然界运动规律和运动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对此,本文也将以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堂设计为切入点,从实验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更加生动且高效的现代化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究

引言: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自然学科,囊括的知识点是尤为丰富的,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也就意味着,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依靠教材,更是要通过动手实践。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教师也需要提高对物理实验的关注和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一、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本身就与特定的实验息息相关,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面临的重点问题和挑战,再加上物理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所以许多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他们认为物理知识是晦涩难懂的,这样一来,教师就无法有效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在过去,部分教师仍旧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掌控者和支配者,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十分低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就应当让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积累教训。例如,在进行“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理论概念,为学生设计出不同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动手开展实验[1]。在这里就是要让学生重点把握重力的功与重力势能改变量间的联系以及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如果你要用实验来证明这种联系,实验的内容和方案又当如何?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要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准备必要的橡皮筋或者是小车等实验器材。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精神,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结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近些年来,实验教学已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再是以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观察为基础,而是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过去,部分教师只是为学生演示基本的实验操作,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感知实验的原理,所以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新时期,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2]。例如,在研究平抛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性的实验来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方案,可以用水流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利用斜面,小球,沟槽,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的器材进行实验设计。而后,教师要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接下来的操作,引导组内成员自行分配学习任务,并做好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在课堂上针对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在这里,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甚至是批判,即便是对课本上的结论存在意义,也要大胆发言。

三、设计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实验的过程不仅仅是探究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挖掘和自我分析的過程,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对此,教师应当设计物理实验,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并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积累更多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在学习与光的折射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光的折射的现象,可以是水中的筷子,水中的鱼,或者是初升的太阳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举出生活中相类似的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特定的实验工具,在课堂上研究光的折射变化。在这里,教师应当根据实验教学的结果拓展评价体系,要降低对终极性考试成绩的依赖,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团队意识,等多方面的素质,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参考,让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应用之策,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这三个角度,分析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充分结合了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内容,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为学生保留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应当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参考文献:

[1] 李岩.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20, 000(002):107.

[2] 马春.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科学咨询, 2020, 000(011):207.

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山东省滨州市,251800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