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初中体育高效教学

2021-09-10 05:12周海江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周海江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初中体育是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就现状来看,初中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教师和学生保持着随便通过考试即可的观念,从而导致初中生学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存在敷衍的态度,这就使得体育教学质量不高。因此需要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采取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教学模式;初中体育;高效教学

前言:

初中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体育教育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但目前的体育课堂上呈现的是各玩各的,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觉得体育课浪费时间,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会占用体育教学的时间,使得学生更加不重视体育学科。所以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打造初中体育高效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笔者从自身经验出发,结合实际,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初中体育高效教学的策略。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课堂设计要以体育教材为指导,根据教材来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把教材研究透彻,分析教材中体育运动项目的设置和规划,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才能烘托教学氛围,思考出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引起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和对体育学科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营造出热情高昂的体育教学课堂。在进入主题教学之前,导入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课堂上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这节体育课的期待、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课堂的导入环节一定要精心设计,借助导入调动的课堂氛围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花样跳绳》这一节内容时,要通过跳绳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的动作,掌握多种方式的跳绳,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让学生体会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学习这一节课时,笔者循环播放旋律轻快的音乐,这样学生听到欢快的音乐心情也会请快一些。笔者向学生说:小小绳子大大作用,来说说绳子的作用吧。学生开始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的观点,热议之后笔者开始拿出跳绳,但有些男同学觉得很幼稚,脸上挂着不屑的表情,笔者就引导学生不要小看这短短的绳子,玩出的花样可多了。笔者接着就说出跳绳的各式各样的玩法,还展示了常规玩法和高难度动作玩法,这时学生都很惊讶,原来跳绳还能有这么多花样,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们也开始了认真的练习,还为花样跳绳起名字,一节课在井然有序的活动中展开,学生学习到了跳绳的他动作要领,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转变,教学活动中的因材施教正是这一理念的体验。因材施教要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在进行体育活动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让水平各异的学生都能掌握到一节体育项目的关键动作要领。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效率,也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同时能满足全班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学生也会更愿意参与体育课堂中,从而使体育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例如,在学习《网球》这一节内容时,要熟悉球感,了解网球的握拍方式,初步掌握原地击球的技能,网球项目对于力气大的学生更容易一些,对于力气小的学生熟练掌握就有点难度,笔者讲解完动作要领,学生先自由练习5分钟球感,笔者发现一些学生球感很好,一些学生没记住动作要领,笔者便让球感好的学生进行10分钟的一对一教学,经过一对一指导学生找到了球感,动作也规范了,便再次进行练习。在此过程,笔者给球感好的学生讲解网球的握拍方式和发球着力点,进行下一步关键动作的学习。学生受到教师的重视,参与感增强,练习也更加认真。全班学生都完成了这节课的目标,同时球感好的学生还进行了发球动作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开展竞赛,提高整体素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时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不注意听讲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体育教师应当利用初中学生的这一成长阶段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在进行户外体育教学时,可适当开展游戏比赛活动,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体育项目时找到乐趣。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争强好胜,不服输,开展游戏比赛符合这一特点,这个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意识,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體育潜能,并且能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更高的成就感,有利于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展现。

例如,在学习《乒乓球》这节课时,要让学生掌握乒乓球的理论知识,学会乒乓球的正手发球的动作要领,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肢体力量。笔者在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时,先将动作要领分步骤教授给学生,前半节课是进行练习的过程,在此过程笔者发现4名表现优异的学生,结束练习后,4名学生担任队长,按照学生编号随机分配组员,分组完成后,进行比赛。比赛过程中队长指导队员如何赢对方,还为上场的学生加油打气,每个学生态度极其认真。比赛结束评选出冠军队,颁发奖状和小礼品以资奖励,其他学生每人一颗棒棒糖以资鼓励,学生们都很开心,也都掌握了动作要领,这堂课的收获颇丰。如此一来锻炼了学生的弹跳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意识。

总结: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打破原有观念,丰富自己的体育教学知识,关注学生的上课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课程,引导学生重视体育学科;其次,体育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的导入环节,为课堂的展开营造出良好的开端;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从而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感;最后,要丰富教学方式,适当采取游戏比赛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成贤.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0,(14):92.

[2]许生财.创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我见[J].青海教育,2020,(7):76.

临海市杜桥镇西洋中学 317016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