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

2021-09-10 05:12周雅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周雅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令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基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帮助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渗透传统文化,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前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包含着较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理念。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巧妙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令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领悟的更加透彻,还可以令学生深刻的认识传统文化,进而积极去学习。

一、结合古诗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古诗中均包含传统文化元素。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古诗同时,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令学生理解、认同传统文化,进而充实学生的心灵。

比如,《峨日朵雪峰之测》这首诗,主要是描写作者在登峰途中的感受,以及作者积极征服自己、最终超越自己的历程。教师便可以提炼其中不断进取的良好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教学中渗透。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下载人们攀登高山雪峰的视频、高山的影像、以及朗读此首古诗的音频。授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高山的影像,并问学生:“同学们,高山的景色壮观吗?你们喜欢观赏吗?”,学生听后,便会积极回答教师:“十分壮观,喜欢。”之后,教师再说:“那你们有过攀登过雪峰吗?”,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通常会回答:“没有,但有过爬山的经历。”。接下来,教师便可以说:“雪峰相比普通山峰具有更高的攀爬难度,同学们想不想去了解和感受一下呢?”。学生听后,便会被教师的言语内容所吸引,并回答:“好的”。随后,教师便可以一边为学生播放古诗的音频,一边让学生攀登高山雪峰的视频。再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并问学生:“读完这完首诗后,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并给学生五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经过讨论后,一些学生会回答:“景色很好,但攀爬起来不容易。”、一些学生会说:“攀爬一定要有勇气……”。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和引导:“同学们,生活中应该要有作者攀爬雪山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你们说对吗?”。学生听后,也会认同教师的观点,并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克服各种困难。

教师通过古诗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来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吸收传统文化,还可以使学生对其产生高度的认可和理解,进而指导学生的言行更好的发展。

二、组织朗诵比赛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是我国典型的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宽泛。所以,教师除了挖掘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来向学生渗透,还可以通过组织古诗朗诵比赛的方式来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令学生进一步掌握其中的语文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古诗,拓宽古诗视野。同时,也会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对《鹊桥仙》授课时,教师便可以在教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进一步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授课前,教师可以先准备有关牛郎织女的影像资料。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互动:“同学们,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然后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学生回答教师:“听过”后,教师再为学生朗诵“七夕”、“绮疏遗恨”等古诗,使学生逐渐融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之后,教师再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并让学生先进行朗读这首古诗:“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接着,教师再为学生讲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相关的知识。当学生掌握后,教师便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充分自我,并积极云朗读。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不局限于此首古诗,古诗的内容相仿即可。这样便会使学生积极去朗诵不同的古诗,并在朗诵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传统文化。

另外,教师也可以用分组的方式,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朗诵,练习过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垒。这样也可以使学生积极去朗诵古诗,体验古诗的魅力。当学生朗诵结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以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表演朗诵优秀的小组。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便会令学生更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并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深挖文本涵义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背后的涵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包括较多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可以深挖文本的涵义,来有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授《屈原列传》这部分内容时,便可以先让学生对作者有深刻的认知,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来向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的理念。教师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说起:“同学们,每年端午节我们都要吃什么食品呢?”。学生便会回答:“吃粽子”接着,教师再说:“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学生会说:“这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然后,教师再对屈原的背景加以介绍:“战国末期楚国人……”。接下来,教师便可以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的内容。并且,在讲解其中的词句时,进行翻译。这样便会使学生对课文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便可以有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领悟到更深层的涵义。教师可以先这样问学生:“屈原的著名的一个代表作《离骚》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当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内容,并回答教师:“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心的忠臣。”。接着,教师再对学生说:“屈原值得我们世代去纪念,所以我们也要爱国,同学们说对吗?”,学生便积极回应教师,并加深爱国的情怀。

教师通过深挖文本涵义的方式,来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更好传承传统文化,还可以使学生深入去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相关的习俗更广泛的了解,进而更加热爱祖国。

总结: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髓,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令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深挖教学素材,并结合教学素材,使用不同方式来进一步渗透传统文化,才会收獲理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飞雄.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课外语文(上),2021,(2):47-48.

[2]史鸿铭.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上),2021,(2):23-24.

浙江省诸暨市湄池中学 311834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