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实施策略

2021-09-10 05:12周微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区角活动材料投放

周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时代教学水平需要不断更新、优化。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教师要让幼儿在自由、主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这对幼儿课程设置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游戏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教师应当如何布置区角、合理投放材料、有效展开区角活动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希望为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大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

前言:

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正处于快速学习、汲取大量知识的关键阶段。在园区内有效开展区角活动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游戏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贴近生活的活动情境中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能力提升以及核心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需要从幼儿角度出发,关注幼儿的天性,合理投放材料,有效开展区角活动。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投放材料

兴趣是驱使学生游戏活动的源动力。要想顺利区角活动,教师首先需要保证这些活动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书写、朗读、简单数学计算的初级阶段,也逐渐开始形成竞争意识和合作思想,逐步具备个人独立思想。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个阶段的特点,在班级创设不同区角,投放合适的材料,引导学生在这几个方面有所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读书角,学生在此阅读绘本和儿童故事,提升阅读能力;设置小商店,学生在此利用食物模型玩具进行买卖,掌握一定计算方法和社会买卖的基本规则;创设串珠游戏区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接力串珠,各个小组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每个小组内部又需要紧密合作、互帮互助,以此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在整个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取向,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歌曲童谣等,让学生对材料的使用和玩耍具备积极性。

二、分阶段合理投放材料

学生的学习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活动中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循序渐进地投放,又要按照遵循学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让每一种材料发挥作用,让每一个活动具有实用性和意义。在分布区角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把控材料的难度。如果材料投放过于简单,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其玩耍方法,就容易逐渐失去兴趣;如果材料投放过于复杂,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经常遇见困难,很难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学生也会逐渐放弃。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记录学生玩耍的情况,阶段性进行整理、归纳并总结,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在每一个阶段都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地开展活动。

例如,为了丰富学生对颜色和材料的认知,教师在班级开设“甜品屋”区角,通过展示布艺、羊毛毡、塑料、硅胶等色彩丰富的小蛋糕,让学生对不同颜色和材料形成认知。随着学生年纪增大,教师可以将区角的成品小蛋糕替换为半成品,让学生尝试用橡皮泥、史莱姆等材料制作小蛋糕,用彩笔和颜料进行涂色,亲身参与进“甜品”的制作过程。当学生掌握相关“制作”方法后,教师可以把成品全部替换为原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甜品形状和配色,掌握颜色的搭配和材料的合理使用方法。

三、选择低结构性活动材料

开展区角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尝试、摆放重组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材料不仅是幼儿进行区角活动和游戏的必需的物质基础,又是搭建游戏与生活应用的桥梁,更是教师在游戏中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教师应当开阔思维,不将活动材料局限于教师、校方为特定的游戏活动学生准备的各种道具和设施,而是考虑在区角活动中利用包括生活中基础、常见的物体和材料。只要开动脑筋,通过合理的处理和调整,生活中的各类废旧材料也能够作为区角活动的可用之材。

在位区角活动选择材料时,教师应当尽可能选择低结构性活动材料。所谓低结构性材料是指没有规定的程序操作、全由学生主动摆弄和尝试以开发不同游戏玩法的材料、不同于高结构材料的规范性、精致度和明确的指向性,低结构材料往往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自主思考和创新性尝试,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指向明确的游戏步骤,没有标准的结果评判依据,只有学生不断地创新和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在家中收集低结构材料,如快递盒、饼干桶、报纸、废衣服、吸管等,教师布置一个“变一变”区角活动,让学生将这些材料组合、剪裁,把快递盒变成小房子、把饼干桶装饰为笔筒、把废衣服叠成花朵……这些不同性质、不同触感的材料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材料的种类和特性,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脑筋,把这些普通的材料变得可爱有趣。

四、灵活组合不同种类材料

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心理在不断成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相应地,学生对游戏的要求不断提升,对游戏道具、游戏规则等的需求也逐步提升。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活动需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区角活动和材料投放。但一味地更新所有活动材料顯然是不具有可行性的,教师需要仔细评估每一种材料的特性,将物化和静态的材料呈现动态性,合理开发出材料的多功能性,把不同的材料彼此组合再创造,适当添加一些新材料,让活动材料迸发出新活力,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玩耍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开辟一个“洋娃娃之家”,让学生把洋娃娃带到这个区域,在其中相互观赏介绍。随着学生对所有的洋娃娃越来越熟悉,教师可以及时引进布料、纽扣、魔术贴等材料,引导学生动手给洋娃娃做新衣服;还可以让学生开展照顾生病的洋娃娃等情境,在活动中添加、组合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让学生能够开展更多丰富多样、趣味性式组的活动。

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教学中展开区角游戏、合理投放材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渠道。教师应当把握大班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上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合理运用、及时调整优化,打造有效活动,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区角活动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盛芳.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材料该如何投放[J].读与写,2019,16(8):235.

[2]陈红.幼儿园材料式区角游戏材料投放方式[J].亚太教育,2020,(21):16-17.

绍兴市越城区东湖街道中心幼儿园 312000

猜你喜欢
区角活动材料投放
探索幼儿园区角活动水平与幼儿园发展的联系性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幼儿数学区角活动中的主动探究学习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
有效创设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的探讨
区角游戏创编的策略研究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