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21-09-10 05:12徐国莲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语文阅读小学生

徐国莲

摘要:在小学语文科目的学习中,学生应具备各种基本能力,而阅读能力就是基本能力之一。同时,阅读能力也是小学生在语文科目的学习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学生来说,提升阅读能力可以收获知识、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提高综合能力。基于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正确引导小学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小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前言:

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之重,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思考提升的方法,进而通过思考不断进行探究,以此达成提升的效果。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合作小组、课堂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能力提升方法的有效应用,使小学生在其乐融融充满兴趣的阅读教学活动参与中,收获閱读的快乐,展示阅读魅力。

一、情境创设,调起兴趣

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调起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针对不同阅读内容创设不同情境,也可以针对同一阅读内容运用不同情境,使学生在其乐融融情境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进而愿意参与其中,达成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

如,在《祖父的园子》阅读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看与阅读文本中的园子里的美景:“这花园里蜜蜂、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同时,针对没有条件生活实际观察的情境创设,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感受这篇文章中的动物的灵动,植物的繁盛,祖父的勤劳,以及我快乐的童年。并通过多媒体灵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感受“祖父的园子”的多彩多姿,感受祖父为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所构建的“快乐的园子”,并通过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小学生阅读兴趣被调起,进而积极融入到阅读中,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融合,了解“祖父的园子”里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热闹,以及作者萧红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和难以忘怀,进而使小学生领略到阅读的快乐,进而经过这种阅读快乐的体验,喜爱上阅读,喜爱上阅读教学活动,并以此踊跃融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使阅读能力不断递增,达成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小组,推进阅读

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合作小组的模式进行,以此推进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发展。同时,通过合作小组阅读,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合作阅读中的相互交流阅读感悟,拓展阅读视野。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在阅读能力提升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教学指导,推进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

如,在《月是故乡明》阅读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小学生进行合作小组的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小组速读阅读文本,进而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理解文中“烟波浩渺”、“篝火”、“晶莹澄澈”、“风光旖旎”、“平沙无垠”、“碧波万顷”等词语的读音与意义,进而通过小组成员查找结果汇总,相互沟通交流查找结果,这样既节省了字词的查找时间又提升了学生交流沟通讲解能力。接着再通过合作一起探究教师针对文本内容提出的问题“这篇文章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你了解的月亮知识有哪些?”、“你了解的有关月亮的古诗有哪几首?”。进而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热烈研讨,得出问题的结论,有效地了解了这篇以自主阅读为主的阅读文本,进而读懂作者季羡林先生赋予“月亮”不一样的蜜意情深以及它独有的“明月”情结,达成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感知目标。同时,通过合作阅读总结概括出这篇以月作为抒情线索,抒发了作者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小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阅读,经过共同研讨情感表达方式,有效掌握如何向季羡林先生一样,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实物抒发出来,达成借景抒情的教学目的,以此使小学生整体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彰显先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提升目标。

三、课堂活动,讲授方法

提升下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离不开以阅读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通过教师阅读方法的讲授,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条有理地抓住阅读要点,进而进行有效阅读。基于此,教师可通过教学模式有趣、内容丰富的阅读教学方法的讲授,帮助学生达成阅读能力提升目标。

如,在阅读教学课堂进行讲授时应加入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阅读方法,而不是在枯燥乏味中进行呆板地听讲。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从小学生的朗读技巧开始进行讲授,针对“朗读文本时应用普通话,语音流畅,读音正确,并要有感情。”。为吸引小学生兴趣,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讲解,既便于学生接受,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在针对阅读方法“通过句号、问好、感叹号表达不同语气中理解句子含义。”讲解时,可以运用游戏模式,让小学生通过“句号、感叹号、问号来串门。”的游戏,使小学生理解这三种符号在阅读中的作用,进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小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讲解模式,阅读兴趣被调起,积极参与教师的阅读方法的讲授中,并依据不同阅读方法的课堂讲授,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造,进而在后续的阅读中通过积极思考,解决阅读中遇到的所有难题,达成阅读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培养终身阅读技巧掌握能力,助力小学生后续阅读能力成长。

总结:

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可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情境创设,调起学生阅读兴趣,还可以以合作小组教学模式,推进阅读教学的有序发展。同时,还应通过课堂活动中教师阅读方法的讲授,达成阅读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想要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总结、分析,得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达成使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艳.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文存阅刊,2021,(1):118,117.

[2]杨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讨[J].读与写,2021,18(1):41.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小学 324000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语文阅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