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 05:42徐凤杰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徐凤杰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都是以教师讲话为主,教师在其中占据着主要位置,由教师掌握课堂,主动地向学生输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能被动的吸收知识。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兴趣、没有热情投入到课堂中,而问题教学法就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就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

前言:

问题教学法,是现代多种教学法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并没能把问题教学法运用起来,学生不能把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那么,学生自然也没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在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主动地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那么,应该如何把问题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去呢?

一、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时,需要充分的理解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结构,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问题。“问题教学法”重点就在“问题”二字上,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要进行考量,所提出的问题要贴合课程内容,真正能对课程的进行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问题的提出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提出不用的问题,促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达出自身的看法,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让学生可以从问题中去理解课程内容,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一些记事文章的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总标题来提出相对应地问题,像是文章表现了什么,对此存在着什么样的疑问。

例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中,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先备课,对这一门课有一个深度的了解,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提出贴合教学目标的问题。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出导入问题,比如,“同学们看到题目可以想到什么呢”,“大家知道邓小平爷爷是谁吗”,“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树呢”,“种树有什么積极意义呢”等等的导入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课堂,引入到课堂中去。在课堂进行中时,又可以针对具体学到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可以对当前讲到内容更加熟悉。当课程差不多结束时,又可以提出总结性的问题,像“通过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或者给学生留下存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带着问题去复习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如何去激发学生地学习动机是教师在课程教授中要做的首要事情。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怎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很好的办法。对此,教师可以在课程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去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现实要求,使得课堂的类型以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课堂内容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奠下基础。

例如:在《夏夜多美》这篇文章中,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夏天夜晚景色的美丽,主要讲述了在夏天的晚上,一只蚂蚁是如何让陷入困境的,又是如何在朋友的帮助下得救的。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播放来创设情境。在播放的视频和呈现的图片中,可以是夏天夜晚的美丽或者是朋友们是如何帮助蚂蚁回到家的相关情景,通过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深入阅读的欲望。再如,在《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中,主要讲的是圆圆绿绿的荷叶,还有小蜻蜓的停机坪,小青蛙的歌台等等童真的描述,通篇文章都隐喻着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在这篇文章的讲授中,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向学生提问,“大家有见过荷叶吗?”或者“荷叶生长在什么地方呢?”然后去鼓励学生发言回答,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总结。最后,通过多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热情。

三、合理提出问题,引导合作阅读

在问题教学法实施时,如何去保证学生的学习地位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是很好的办法,同时,学生主动去探索课文的意识也很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阅读小组,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刚刚组成学习小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避免学习小组相对无言,同时,教师给出的问题可以给到学生比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司马光》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在组成学习小组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做一个调查,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便更好地针对性现实情况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在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提出的问题有:1、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呢?2、你觉得司马光砸缸这个事情做得对吗?3、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呢?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接着让学生通过自我阅读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一些生僻字的意思。然后,再让各个学习小组相互讨论,一起去探索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一起去寻找答案。最后,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同学们都会对这篇课文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总结:

总的来说,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也比较适合小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熟练地去掌握问题教学方法的运用方式,并且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去完善各个环节,慢慢地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去实施,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东丽.问题教学法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策[J].神州,2021,(3):172-173.

[2]袁红玉.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3):25-26.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 312000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