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2021-09-10 05:42朱玲玲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年级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朱玲玲

摘要:语文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门知识较为丰富的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实际生活,能让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更感兴趣,对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刻的认知,同时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构建高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教学

前言: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强调知识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高年级的小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语文知识,应加强语文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现提高与巩固,最终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仔细观察生活,打好知识理解基础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虽然已具备了较多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但依然受到生活阅历、活动区域等诸多局限,致使学生对于生活及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依然薄弱。然而,语文课本上的各种教学内容,都已体现了较为明显的生活化趋势,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是却碍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基础的薄弱,使其在感悟语文课文时通常会与实际生活拉开一定距离,这样教学效率自然无法提高。因此,教师在高年级语文的授课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实际生活,并善于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夯实学生知识理解基础的过程中,调动其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与积极性,让小学生能自主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知识打好基础,以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能够更加高效。

以《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对于教材中所描写的植物了解甚少,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但是学生并没有仔细观察过,这样对于理解与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就会稍显不足。因此,为了打好小学生知识理解的基础,语文教师应让小学生仔细去观察实际生活中爬山虎的形态、特点等,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再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观察到的进行描述,以加深记忆,教师再针对教学内容开展详细的讲解。这种运用了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见且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观察方法,能让课堂更有趣味性,同时为小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包含的中心思想及语文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了的基础。可见仔细观察实际生活,对于提高小学生知识理解有极大的帮助,不但能促进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还能培养其观察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活情境,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语文教材上的所有课文,都是建立在作者仔细观察实际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基础之上,再加以一定的文学创作而成。若是没有了生活阅历与体验,那么就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因此,这些课文,就是对实际生活的情景的再现,同样也是对生活的进一步领悟。然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还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抽象思维方面较为薄弱,如果教师直接用传统的模式开展教学,将课文的内涵及中心思想進行抽象的讲解,则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共鸣。针对此种情况,语文教师就应了解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并加以利用,将课文中较为抽象且深刻的内涵及中心思想转化成为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小学生能够将教学内容与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强化其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进而推动学生更高效的学习,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以《开国大典》一课为例,课文所讲述的是新中国最重大的一次历史事件,极具阅读与教育意义。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受历史时空所带来的限制,无法深切的受到其中的深刻内涵。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前,让小学生通过询问长辈去了解关于这段历史的深刻记忆,使其能够在长辈的讲述中感悟其中的重大意义。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将长辈们所生活的环境与自己当下进行对比,看一看有什么区别。再用多媒体播放开国大典和阅兵的宝贵视频,对教材中抽象且单一的图片进行补充,并将小学生带入到这一场景中。教师还可以将近年的国庆庆典的视频播放给小学生,让小学生真切感受一下祖国的变化。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导下,上升到国家繁荣强盛层面,让小学生真切领悟到国家、民族这类抽象化概念背后存在的深刻内涵,实现了强化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让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更具有效性。

三、生活融入作业,加强知识转化能力

学习就是理解、转化再到运用的过程,故而,学以致用一直以来都是当下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当然语文学科也是如此。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而言,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进行知识的转化与运用。教师可以利用作业来解决这一难题,这对强化小学生的知识转化及运用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作业本身就承担着巩固课堂所学及检验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作用,在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中,教师普通较为注重知识的掌握与简单的应用,反而忽略了知识转化能力。因此,在现今生活化教学的目标要求下,教师应将生活化的内容结合到作业的设计中,能够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完成课堂知识向生活的化转,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形中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以《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例,教师在完成授课后,可以围绕本课的中心思想,即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由于该主题的实践性比较强,教师无需以传统的读写方式进行作业的设计。可以有意识地将生活化内容融入作业中,比如让小学生利用阅读图书、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去了解身边实际生活中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将获取的信息制作成手抄报或小作文,同时积极思考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融入生活的作业不但能让小学生进一步强化生活实践能力,还能在搜集整理资料这一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转化,慢慢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还能为后续更加深入的学习打好基础,让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总结:

让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更具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但能有效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还能打好语文知识基础,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转化能力。同时让小学生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对课文的中心思想及内涵有更深刻的领悟,将语文知识理解与掌握的更加牢固,进而确保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康玉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10):96-97.

[2]陈锭之.打造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J].小学时代(奥妙),2020,(2):77,80.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322013

猜你喜欢
高年级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