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 05:42陈秋良
教学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

陈秋良

【摘要】众所周知,教师的知识讲授属于知识传播阶段,问题导学属于知识实践阶段。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问题为抓手,将探究数学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数学知识,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基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具体分析问题导学法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问题设计;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绝非单纯地向学生灌输一系列基础性知识,同时还应该想方设法完善他们的思维体系、强化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这类群体养成标准化的学习习惯。想要达成这类要求,便需要初中教师设计出足够新颖且有效的教学引导方案。截止至今,初中数学课堂之中衍生出一类备受认可的教学模式,即问题导学法,其不单单能够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束缚效应,同时更为后续数学教学思路清晰化延展,提供丰富性的指导依据。

一、课前准备阶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将一节课的内容全部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少会突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不会阐述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時没有针对性,这就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针对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清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难点知识,哪些是了解性的知识,他们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尝试利用问题导学法来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并进行提问。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本节课的、基础性的问题,如数轴上有一个点A,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描述出这个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呢?在一张纸上画一个B点,我们如何将这个点的位置准确地描述出来呢?教师通过数轴上点的坐标描述引导学生思考平面内点的坐标描述。建立平面坐标系的目的就是要对某一点的位置坐标进行准确的描述,因此,教师利用这个问题引出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二、授课阶段——设计情境,巧妙设问

(一)重视问题导入和情境创设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该重视利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兴趣。对此,首先,应该做好课堂导入,这是由于导入环节的效果,关系着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导入环节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

问题导学法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对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通过第一步的筛选后,老师要对该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不是突兀地提出问题,而是要在学习到相关课题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例如学习《投影与视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就要联系生活实际去创设问题,例如引用古人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反映投影与示图,还有每天人的影子大小等等。这样既会加深学生对该课题的理解,又会通过问题的设计加深对该课题的记忆。问题导学法不光是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法中的改变,也是对老师的一种考验,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更多的时间思考要设计的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融入到数学课题中。问题导学法的课程准备难度远远高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但是对学生的引导性更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通过问题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探究

在初中教育中,学生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出现不集中的情况,同时由于数学知识和内容往往存在很大的抽象性和分析性,对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的,因此数学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就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比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层次化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设置出“请试着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2x2+3x+5=10是何种方程式?”“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存在怎样的区别?”“分别列出一元二次与一元一次的方程”“你能写出关于一元二次的方程通式吗?”等,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渐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促进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

三、课后阶段——通过数学问题互动,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

在进行完数学教学后,教师还可以和学生通过问题互动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掌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和数学内容知识点相关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回答来实现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巩固。比如,在进行《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设置相应的小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回答,这些小问题可以是直观性的概念问题,同时也可以是一些例题,让学生进行位置关系的判断,各种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涵盖其中,并将直线和圆相交、相离和相切的情况进行一一举例,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读问题和例题的解决,从而实现对基本知识点的巩固,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探索,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连贯的数学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各位教师同仁应时刻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到巧妙的问题引导,做到统一连贯,将问题导学法与数学教学紧紧连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为今后的教学质量及未来的教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问题导学法如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及如何实现最大的应用价值,仍需各位教师的积极探索与完善,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立兰.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2):26-27.

[2]孟贵明.简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1):110.

[3]宁航炜.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35):26-27.

重庆市铁路中学校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精设计,巧提问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