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

2021-09-10 21:01贤德寿
红豆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教学

贤德寿

【摘要】小学中段的学生对于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理解,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如果运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培养起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有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探究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意义和途径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教学;罗辑思维

引言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智力水平还没有完全成熟,再加上他们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学习,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維能力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上了三四年级之后,学生已经对数学有所了解,再加上他们的智力水平和身心发展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所以在这一时期,只要教师用对了方法和策略,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采取有效的方法,就能够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培养这一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他们以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意义

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指能够运用一些概念定义去解决问题,而不再最大程度的依赖于感情用事,它是针对于感性思维而言的,对于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来说,有积极的一面。培养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做题时,熟练运用所学的方法和定义,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具体来说,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从学习方面来看,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并掌握数学当中所学的概念和定义,并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数学难题,对题目进行理性思考,并加以分析和解决;二是从生活方面来看,学生能够学会一些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掌握一些生活必备技能,如去买东西时必须排队、过马路必须学会看红绿灯等;三是从自身发展来看,学生掌握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对他们解决以后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难题的态度和方法产生巨大影响。

二、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途径

(一)鼓励学生多做逻辑思维训练题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程中鼓励学生多做逻辑思维训练题,以此来训练自己的思维。但是教师选择逻辑题时,应注意一下的方法和原则:第一,教师要根据班级内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来选择相应的适合他们的思维题。因为太简单的思维题,对他们来说,并不能起到开发思维的作用,而太难的思维题又会对打击他们的信心,降低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在太难和太容易之间找到一个点,以此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或者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题目,这样有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享受做题的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解题。第三,教师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按照提示来发散自己的思维。例如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就有一道蜗牛爬树的经典题目:有一只蜗牛从树底往上爬,白天爬行五米,到了夜晚会滑下去三米,蜗牛用了五天的时间到达树顶,问这棵树高几米?这样一道蜗牛爬树的题目会极大引起儿童的兴趣,激发儿童做题的欲望。学生如果做对这道题,就说明在这道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完美的发散了自己的思维,并且在蜗牛爬树的场景中运用了正确的逻辑进行运算。类似这样的益智题目还有很多,教师应该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多多搜集。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学生要训练逻辑思维,必须要展开想象力,学习多种多样的数学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一节生动有趣高效的课堂。例如学生在学习图形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各自图形的特点。教师可以将这些图形做成动画的形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增加学生的印象。并且可以设计一些动画场景,通过图形之间的对话来突显各个图形的形状和特点。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如下动画内容:长方形和三角形是一对好朋友,长方形说我有四条边四个角,显然是我更厉害。三角形却说我虽然只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但我却更加牢固。他们彼此争论不休,这时圆形和梯形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各自争说他们最厉害。圆形说我没有边也没有脚,但是我跑起来最快,梯形也说我上窄下宽,还有两条腰支撑明显,我是最厉害的。通过这样有意思的动画场景的设计,学生更加深了对这些图形的印象,还能够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一举两得。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之情,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既枯燥又无聊,而且没有实用性。所以要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幽默感,运用轻松愉快的话语来调节课堂气氛。一位幽默的老师也必定是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学生愿意听老师讲话,自然也能认真听老师教授课文所讲内容,学习其中的定义和逻辑,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开展数学竞赛、制作数学手抄报、比赛计时做数学题等,将数学解题的过程变成学生游戏的过程,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数学。最后教师要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多用表杨性的话语,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进行表扬,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为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铺垫。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过程是有十分有利的帮助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让学生热爱数学。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智力开发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发散自己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宋彩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罗辑思维方法[J]新课程学习.2011,(11).

猜你喜欢
小学中段数学教学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四剂“良方”
探讨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实验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