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2021-09-10 07:22谢丹丹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孕早期孕产妇产妇

谢丹丹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11

女性在怀孕及生产的过程中是非常难熬的,而且伴随着雌激素的分泌以及胎儿在母体孕育过程的变化也会给孕产妇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让她们性情大变,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某某在怀孕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的原因。尤其是在即将分娩的时候,孕产妇会认为此阶段是最难熬的一个时候,也是最痛苦的时候,从而导致出现各种紧张情绪和不好的心理问题,这不但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的伤害和危险,还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那么,该如何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呢? 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

1 孕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1 恐慌害怕的心理

有很多女性在初次怀孕以后,都会出现矛盾心理,既高兴又紧张害怕的心理。高兴是要因为做母亲了;害怕是因为初次怀孕,什么也不懂, 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考虑的事情非常多,可是考虑的越多,就越容易害怕,越害怕越恐慌,形成恶性循环。

1.2 紧张的心理

孕妇的紧张主要表现在情绪上,这也是孕产妇普遍存在的心理。孕产妇紧张心理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盼子心切,另一个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目前来说,人们生活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生孩子又是一笔大开销,所以很多时候,她们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因此会出现紧张的情绪;最后,早期孕检的频繁性,也会增加她们紧张的心理。因为在她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孕检过于频繁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会增加她们的紧张心理。

1.3 早孕反应

很多女性在怀孕以后都会出现恶心、嘔吐等早孕反应,从而使得她们的情绪波动非常大。其实从医学角度来说,早孕反应不但和身体素质有关,还与她们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孕产妇一直存在消极的心理或情绪,都会增加早孕的反应。尤其是在她们吃不下、睡不着的时候,心理问题会更加严重,所以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2 如何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女性在怀孕以后,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去孕育生命,一般是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做好不同的心理护理。

2.1 孕早期的心理护理

女性怀孕在 12 周以内,称之为孕早期。此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恐慌害怕的心理,而且还会因为早孕反应的存在使她们出现烦躁的心理。所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她们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她们可以通过对妊娠知识的了解,来放松自己恐慌的心理。而对于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家庭来说,要明确告诉其家属,生男生女女性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不要让给孕产妇带来过多的心理压力。其次,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油腻性的食物,更不要为了缓解和刺激去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要保证营养均衡。还要多呼吸新鲜空气,经常散步等有助于缓解孕吐等早孕反应。最后,因为孕早期是流产的高发期,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尤其是体质比较差的女性,更不要因为感冒发烧等胡乱吃药,烟酒更是禁忌, 会增加流产和畸形的发生率。如果必须要吃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禁止同房等。

2.2 孕中期的心理护理

孕中期是指在 12 周以后、28 周以内。在此阶段还是比较平稳的阶段,孕产妇也慢慢的感受到了胎动,体会到做母亲的喜悦心情。但是, 同时也是增长体重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孕产妇多数都会呈现臃肿的状态,而且随着孕肚越来越大,行动也受了限制,所以会给她们的心理带来问题,如不高兴、郁闷、不愿意见人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她们进行心理梳理,以平复她们的心情为主。此外,还可以组织她们去观看一些宣传片,让她们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问题,并提醒她们,想要孕育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心情舒畅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坚持工作的女性,需要提醒她们在工作之余多活动一下,不要久坐或久站,否则会影响到血液循环。

2.3 孕晚期的心理护理

孕晚期是指 28 周以后一直到生产之前。此阶段的孕产妇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就是紧张和害怕。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要给她们详细地介绍分娩的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状况,要采用温婉的态度对她们进行鼓励和安慰。要主动和孕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此来缓解她们紧张害怕的心理,降低因为宫缩带来的疼痛感。在分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多和孕产妇沟通,通过话题来转移她们的注意力,充分取得她们的信任和配合,这样才能降低难产的发生率。

2.4 分娩后的心理护理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完 24 小时以后,产妇才可以离床活动,并每天增加活动的时间,但是不要做一些体力活动,防止子宫下垂。此外,产妇在生产完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情绪,尤其是生了女孩的产妇,需要通过开导和沟通,缓解因为陈旧思想带来的心理压力。分娩后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很容易因为精神和情绪过大增加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所以还需要得到家属的配合,要让家属或者丈夫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她们负面情绪的产生,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3 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一,对于专业的护理人员来说,应该具备非常专业并且全面的护理素质和知识,同时需要具备非常强烈的责任心,要对每一位孕产妇都做到悉心照顾,当然还需要具备很强的观察意识,能够及时地发现孕产妇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这样才能帮助她们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第二,要主动去询问和了解孕产妇的心理,因为她们的心理问题会给生理带来一些变化,如宫缩乏力,增加产程等等,而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但能缩短产程,还能帮助孕产妇具备良好轻松的心情,使她们放下心理的包袱,安心待产,增加她们分娩的信心。

第三,要与孕产妇普及和分娩有关的知识,让她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分娩的过程,这样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可以让孕产妇更好的配合生产, 使生产过程更加顺利。

第四,要帮助孕妇在整个孕程中都能保持良好、快乐的心情,不要让她们受到任何的刺激。当然这也是需要孕产妇家属配合的。

以上内容就是对“怎么样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的详细介绍,主要从四个不同的阶段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希望本文可以让更多的人重视起孕产妇的心理护理,让怀孕的女性们有一个快乐、舒心的孕程。

猜你喜欢
孕早期孕产妇产妇
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孕早期保健指导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综合教育模式对孕早期高危妊娠糖尿病初产妇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