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

2021-09-10 09:11黄尊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中段加强德育渗透

黄尊红

摘要:德育一直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助力终身发展的重要思想力量。小学中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思维与能力也开始飞速发展。这一时期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可以有效矫正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为其今后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打好基础。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活、社会关系的认知,培养学生适应生活与社会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所以必须要结合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实际,加强德育渗透,文章对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加强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64

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已深入人心。尤其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为先更是有了充分体现。但随着教学的不断实践,一些教师教师对教学、学生等情况把握不到位,导致德育渗透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发展仍旧留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需要对学生和教学的情况综合起来展开分析,把握德育渗透要点,才能让德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课堂的趣味渗透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要加强小学中段的语文德育渗透,就需要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站在语文学科视角来设计一些更有趣味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完成自然而然的德育教育的过程。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文《花的学校》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用教学助手设计为一个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这些美好的画面之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快乐、健康的心态,实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如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将课文中描述的“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等利用身边的环保材料做成道具和服装,然后请学生将课文中的情境再现,比如“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扬起双臂”。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环保意识、动手能力与团队意识,更能让学生在参与表演、模仿演绎的过程中更近距离地感受文中的快乐情绪,实现良好的德育熏陶。

二、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

许多教师的德育渗透不够深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教学手段运用有明显的局限性。现在都在提倡“互联网+教育”,一些教师每一节课都完全利用课件、多媒体等加以实现。尽管这些形式可以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心灵的感官体验更加丰富,但除此以外还有更多有趣的方式能够补充学生的知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等感官渠道。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与道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德育效果也能得到有效加强。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风、水、动物等发出声音的画面以及音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课文内容进行更全面的感知。然后,由课内向课外、生活见闻延伸: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举例说明除了风、水、动物之外,还有那些大自然的声音?2、在1中,学生思维可能会受到课文的影响而主要停留在自然现象的声音上面,则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如:请学生咬一口苹果,听在吃东西时发出的声音,然后联想到其他动物在吃东西时发出的声响;由水的滴落联想到自然界其他事物下落的声音,比如瀑布、苹果落下、树叶落下。然后鼓励学生探究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发现自然界更多的声音,比如由学生的奔走跑跳联想到动物的奔跑、徒步等。通过以上行动,学生能够从自己的感官体验出发向课本之外更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的声音进行联想和感受,不仅发展了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加深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塑造正确的生命观、自然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

加强品德修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中段的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在平时上课中关注学生一些不良观念、习惯尤其是细微之处的表现,要及时干预并帮助学生纠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便是这个道理。比如学生家长忙于工作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缺乏肯定,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情绪,而自卑也可能在今后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比如孤僻、自我为中心、愤世嫉俗等。所以教师就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就孩子的情况多做交流,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与建议,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让其健康成长。又如学生在写作业、学知识、参与团队活动等各方面都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教师就不能见子打子一个一个去解决学生的这些粗心大意的“小毛病”,而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比如学生是否内心对学习不重视,是否因为娇生惯养懒惰不愿动脑?然后把我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才能彻底解决学生粗心大意的问题。

结语

先进的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许多教师都开始重视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但小学阶段与其他阶段相比、中段与低年级高年级学生相比,都具有自己的发展特点。要加强渗透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把握小学中段学生的独特发展规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避免德育表面化、形式化,才能真正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等实现有效且深入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李斌,罗海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J].华夏教师,2019(20):18.

赵海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J].新课程(上),2019(04):20.

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中段加强德育渗透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四剂“良方”
探讨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实验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