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

2021-09-10 13:45杨芙容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精神病老年患者应用效果

杨芙容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12 月诊治的 9 例老年精神病静脉穿刺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9 例患者中有 4 例为患者因素,占比 55.55%,有 2 例为护士因素,占比 22.22%,有 2 例为护患沟通交流方面因素,占比 22.22%。 结论: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静脉穿刺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患者;精神病;静脉穿刺;失败原因;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131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地不断提升,静脉输液地临床应用愈加广泛化,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老年患者往往病情复杂,患者一般同时并发有一种或者是多种慢性疾病,静脉输液具有更突出更显著的意义。但是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而言,受患者皮肤老化、血管硬化等因素影响, 静脉穿刺失败发生的概率高,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严重影响,分析患者疾病发生的因素,制定出针对性护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1]。本次研究以老年精神病患者为对象,分析静脉穿刺失败原因,总结针对性护理措施, 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12 月诊治的 9 例老年精神病静脉穿刺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9 例患者中有男 5 例,女4 例,平均年龄(67.18±6.39)岁;病程为 3 天 -3 个月,平均病程为(12.35±2.68)天。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12 月诊治的 9 例老年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护士因素和护患沟通交流方面因素等,其中患者因素又包括皮肤因素、多种疾病并存、血管因素和精神疾病因素等,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分析 9 例患者的静脉穿刺失败原因,观察记录 9 例患者静脉穿刺病因为患者因素(包括皮肤因素、多种疾病并存、血管因素和精神疾病因素)、护士因素和护患沟通交流方面因素的例数,计算各项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EXCEL 表格显示出 9 例患者的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包括患者因素(包括皮肤因素、多种疾病并存、血管因素和精神疾病因素)、护士因素和护患沟通交流方面因素例数和占比。

2 结果

9 例患者中有 4 例为患者因素,占比 55.55%,有 2 例为护士因素,占比 22.22%,有 2 例为护患沟通交流方面因素,占比 22.22%。详见表 1。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医护措施,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便捷、药效迅速、给药方便等优势,在患者临床疾病的治疗和生命的挽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静脉输液是老年精神病患者主要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但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率,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感,影响到了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干扰到了患者的预后效果

分析临床上致使老年精神病患者出现穿刺失败的因素,总结并展开针对性护理具有积极意义,针对性护理的主要内容有 [2] :(1)充分评估患者外周静脉情况:对于注射液体量处于 500-1000 毫升之间的患者来说,可选取患者的手足细小静脉;当液体量高于 1000 毫升时,需要选取比较粗的静脉;对于同时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为患者选取手足小静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为其选取手足管腔稍粗且比较直的血管;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可为其选取肢体内侧血管等。(2) 优化进针方法:医护人员可采取直刺法为患者展开穿刺,确保针头与患者将要穿刺的皮肤或者是静脉呈现出 10-15 度角,通过皮肤呈斜面向上方向将针尖向患者的静脉进行直接刺入,进针速度不宜过快,待回血以后,不需要再为患者进针 0.1-0.2 厘米。(3)促使患者血管充盈:盡量选取自然放松法,叮嘱患者将手部保持自然放松状态,医护人员需以左手抓住患者的手掌下段,令其呈背隆掌空状态,充分暴露出患者的血管, 对于较瘦的患者来说,操作者可以采取左手将患者五指并拢,采取食指将患者的掌心顶起,以促使患者的手背呈现出隆起状态,充分暴露出患者静脉,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针头滑出血管外和血管移位等现象。(4)选取适宜穿刺针:采取 5.5 号针头为患者展开静脉穿刺,5.5 号针头具有针体狭窄和细小等特征,不宜穿破患者管腔,能够对患者的滴速进行有效控制。(5)做好针头固定工作:采取三条输液贴进行固定,第一条对针柄进行横向固定,第二条需要带有消毒棉,于患者针眼处进行横向覆盖,第三条与患者的输液头皮针管进行重叠和盘曲重并于第一条胶布上进行固定。(6)落实无痛拔针:首先对固定针柄的胶布进行清理, 确保清理动作柔且轻,将患者针头迅速拔出,在拔针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先关闭患者的输液器开关。(7)强化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为患者展开个性化健康宣教,促使患者放平心态,提升临床治疗的自信心等。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9 例患者中有 4 例为患者因素,占比 55.55%,有 2 例为护士因素,占比 22.22%,有 2 例为护患沟通交流方面因素,占比 22.22%。说明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临床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静脉穿刺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顾丽琴 . 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J]. 当代护士 ( 下旬刊 ), 2020, v.27(12):157-159.

[2] 余叶嫦 , 宁炳雯 , 李共甜 , 等.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急诊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率的效果分析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19, 40(13):1698-1700.

猜你喜欢
精神病老年患者应用效果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